《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4)》同步练习x》,以下展示关于《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4)》同步练习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1. 有关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上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相等B. 正午太阳高度就季节变化而言,赤道以北的纬度,每年6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C. 正午太阳高度就纬度分布而言,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D. 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两次2. 运城(35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见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A. 1134B. 2326C. 5826D. 46523. 下图中是甲、乙、丙、丁
2、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4. 下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关于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是634B. 乙地正午太阳高度是2326C. 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一年中的最小D. 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乙丙甲读下图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 这一天以后,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一直不变D. 无法判断6.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推断,错误的是( )A. 某地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
3、角变化是由直射点移动导致的B.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它与直射点的纬度距离C.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最大的是两极D. 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可能不同7.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图,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A. 北温带B. 南温带C. 北半球热带D. 南半球热带在正午时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最高,这时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最大,等于90。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之中,南、北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即北回归线上的北半球夏至日、南
4、回归线上的北半球冬至日。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各地一年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如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读图完成下列小题。8. 该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地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B. 正午太阳高度从2326N向南北递减C. 图示日期大约是4月21日 D. 图示日期该地昼长13小时9. 图示时刻如果北京时间为19:00,则该地经度是( )A. 135W B. 45W C. 15E D. 15W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在一日内,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其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的公式为
5、:H90纬度差(即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区的纬度间隔),据此回答下题。10. 在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67N B. 21S C. 50N D. 89S11. 当直射点由A移动到B的过程中( )A.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大 B. 北半球各地昼长在变长C.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短 D. 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在扩大12.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 40N B. 90N C. 2634 D. 7326读下图“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3.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折线乙表示阳光直射B点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B. 当太阳直射A纬度时,AB之间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C.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B点移动过程中,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D. 太阳直射点由A点向B点移动的过程中北纬10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14. 当太阳直射A纬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日期是6月22日前后B. 腾冲(9805E-9845E,2438N-2552N)的昼长比北京的昼长长C. 北京的正午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