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db:作者] 文档 2025-01-16 14:03:37 0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历    史 2025.1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大溪文化1彩陶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影响范围可达黄河上游、下游,  以及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这说明A彩陶制作最早出现在黄河中游地区B彩陶的出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C各地的文化因素逐渐汇聚中原地区D黄河中

2、游地区文化呈现跨区域发展2巡视制度是中国监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下方“汉代巡视制度表”的解读,正确的是负责官员及级别巡视对象巡视内容(部分)刺史(州)郡国纠察强宗豪族“田宅逾制”;纠察郡国官员不法行为督邮(郡)县劝课农桑;平反冤狱;考核官吏;宣传教化;选拔人才廷掾(县)乡劝课农桑;缉捕盗贼A刺史巡视的对象仅限于各郡B汉代建立了多层级的巡视系统   C巡视官员品级低且权力不大D汉代各级巡视的内容基本一致36世纪初期,中原地区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原先几乎绝迹的水碾、水碓等粮食加工工具恢复使用,马、骡、骆驼等牲畜的驯养及治疗技术被带到中原。以上现象表明A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3、取得了成效B北方各族内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C北朝的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D黄河流域传统生产方式发生改变4唐朝政府对包括地图在内的地理知识定期更新,先由兵部确定纲要条目,再交由地方完成。此做法   A表明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B有效地防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扩大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D探索出最早的历史地图绘制方法 51044年,北宋以城墙、城门为界,将天下州县城内人户分为十等,此处十等仅限于城中有固定资产的工商业者,城中仍按有无固定资产分为主户和客户。与此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两税法规定按户等缴纳户税城市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户口分布呈现南多北少格局  农村土地兼并现象严重A

4、B    CD6明初,位于西域门户的撒里畏兀尔社会秩序混乱。1396年,陈诚受朱元璋派遣安抚各方,重新设置了安定等三卫。此后他又四次携国书和礼品出使西域及中亚各国,著有西域行程记等,后人称“其功不减于和”。陈诚的历史贡献主要是A稳定了撒里畏兀尔的秩序,重新设置三卫B首次建立中原与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联系C留下记录有西域山川地理名称的珍贵文献   D巩固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保证丝路的通畅7下表为1893-1913年各国在华商行户数统计。对其解释正确的是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其他各国总计1893354303381421228580190342011471159361

5、241431292191359013110629612691229184380519世纪90年代,中国“一口通商”的局面开始被打破英国利用“世界工厂”和殖民霸主地位率先取得优势甲午战后列强在华投资增长有利于洋行户数持续上升一战期间,日本和俄国成为在中国争夺的最主要对手   AB    CD8“我是做劳工的,从前不知道自身与国家有什么干系,现在到欧洲战场,看到不同国家的人为国牺牲性命,不知不觉就生出一种爱国爱家的心”,“出国后见到各种先进的机器、农具和军事设备,回国后可以开导亲友。”以上华工的心声反映出A华工为协约国获胜做出重要贡献B中国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引发了抗争C华工萌发了“实业救国”的观念D华工见识的增长和民族意识的觉醒9国民革命歌在北伐期间广为传唱,词作者邝鄘经历的大事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任国民革命军宣传科长时完成创作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随朱德转战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随叶挺部参加南昌起义AB    CD10忽必烈下令在大都建造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1978年,工作人员在整修时发现一份写于“民国廿六年十月初三日”的手稿。作者痛斥侵略者“飞机大炮到处轰炸”,“枪杀奸掠无所不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57158.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