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db:作者] 文档 2025-02-12 22:00:17 0

《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试题(含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生物试题(含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包括高烧、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等;A16型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等并发症;某人虽已提前注射了流感疫苗但在冬季来临后多次患流感;关于上述致病病原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伤寒杆菌含8种核苷酸,病毒含4种碱基,两者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B上述病原体都营寄生生活;都可用营养齐全的合成培养基培养C病原体蛋白质的合成所需要的核糖体、氨基酸等不都由宿主细胞提供D灭活的病毒仍具有抗原特异性,可以制成

2、疫苗,此外也可以用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2真核生物的生物膜将细胞内分隔成不同的“区室”,有利于细胞代谢高效、有序地进行,下列关于细胞内的不同“区室”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的色素分子只储存于双层膜包围成的区域中B由双层膜包围而成的区域均既可产生 ATP,也可消耗ATPC产生水的反应既可发生在双层膜包围的区域,也可发生在无膜包围的区域D蛋白质、糖类、核酸、脂质的合成均发生于单层膜围成的区域中3电镜下,核仁由细丝成分、颗粒成分、核仁相随染色质三部分构成。通常认为,颗粒成分是核糖体亚基的前身,由细丝成分逐渐转变而成,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核仁相随染色质是编码rRNA的DNA链的局部。下列叙述正确的

3、是()A细丝成分与颗粒成分是核糖体亚基的不同表现形式B核仁相随染色质由DNA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C每个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D在细胞核中形成了核糖体亚基,亚基在细胞质基质中组装成核糖体4在催化反应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S)结构相似,可与S竞争性结合酶(E)的活性部位;反竞争性抑制剂只能与酶底物复合物(ES)结合,不能直接与游离酶结合。抑制剂与E或ES结合后,催化反应无法进行,产物(P)无法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酶是多聚体,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BESP+E所需要的活化能与S直接转化为P所需要的活化能相等C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底物浓度越高,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效率

4、越高D反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结合位点可能是底物诱导酶空间结构改变后造成的5蔬菜或水果收获后一段时间内细胞仍进行细胞呼吸。某研究小组探究了温度、O2浓度对储存苹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O2浓度大于20%后,苹果细胞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B据图分析,在3、5% O2浓度条件下贮存苹果效果最佳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CO2相对生成量D低温储存时有机物消耗减少是因为低温破坏呼吸酶的空间结构6人工离子转运体(MC2)是一个可以在光驱动下发生快速旋转运动的转运蛋白分子,整个分子可以垂直插入并横跨脂质膜形成稳定的K+通道。紫外光激活的MC2可使K+流出显著增加,并产

5、生活性氧,激发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蛋白Cyt-C释放到细胞质基质,引起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障碍,介导细胞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通过MC2转运体时不需要与MC2蛋白结合B紫外光激活MC2促使K+流出的过程需要消耗ATPCCyt-C与相关酶联合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DCyt-C通过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调控细胞的凋亡7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模拟孟德尔遗传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有关模拟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甲同学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大小、数量必须相等,各桶小球总数可不相等B两种模拟实验

6、中的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C甲同学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以模拟等位基因分离和配子随机组合的过程D乙同学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以模拟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8将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一个基因型为AaBbCc 的精原细胞(DNA被p全部标记)放在不含32P 的培养液中培养,形成如下图所示的一个细胞;图中仅标明部分基因。不考虑 图示以外的其它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的核DNA分子数为6个,含2套核遗传信息B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C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基因型为BbC、Aac 两种D若该细胞是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形成的,则细胞内含P的核DNA分子可能有 5个9某对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59090.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