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含官方答案解析)原卷
《(一模)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含官方答案解析)原卷》,以下展示关于《(一模)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含官方答案解析)原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 届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B B D C A C A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C B A D B A C 1.【B】从材料中“八里桥遗址是豫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二里头文化中心聚落”以及出土很多高等级器物等信息可知,八里桥遗址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且在二里头文化圈中占据较高地位,故选 B.二里头遗址与八里桥遗址都位于中原地区,无法体现南北贸易频繁,排除 A,八里桥遗址是豫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二里头文化中心,而非整个二里头文化中心,故排除 C,中原地区已经形成完备的国家形态无法体现,故排除 D。2.【B
2、】军功爵制的实施使得庶民可以通过军功获取爵位,同时削弱贵族特权,从而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选择 B。郡县制的实施标志着官僚制度的形成,故排除 A,推动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说法错误,故排除 C,军功爵制是选官制度,与官员考核制度无关,故排除 D。3.【D】根据材料“面北而立”通常用于表示臣子的站立姿势,象征着对君主的尊敬和服从。唐太宗命人在太极宫凌烟阁内绘制二十四位功臣画像的目的显然是为了驱驾英才,巩固统治之目的,故选 D。材料中未体现分权制衡,打压士族和复兴儒学,故排除 A、B 和C。4.【C】根据材料“善价不轻鬻”“商贩给南北”,徽州人将本土特产茶和木材等农产品销往外地市场以赚取利润,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所以 C 项正确。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变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A;明清时期,地域性商帮兴盛,时间不符,故排除 B;经济重心南移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 D.5.【A】“金铜信符来保障茶马贸易”与“明朝和西北地区诸羁縻卫所都保持着厚往薄来的贡使贸易”等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原与边疆地区的经济联系,故选择 A。这些举措并未削弱羁縻卫所的自治性质,故排除 B,明朝时期并未控制西域全境,故排除 C,该措施与边疆内地一体化无关,故排除 D。6.【C】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轮船招商局采用近代企业的经营模式,符合近代工 历史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业的发展的要求,利于推动中国早期的工业化,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