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含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B卷 含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B卷 含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B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点学校、考场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古诗文有很多写酒的经典诗句脍炙人口,涉及酒的名物众多,如“旨酒”“清酒”“美酒”“薄
2、酒”等。其中情感蕴含最丰富、使用最频繁的非“浊酒”莫属。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已出现被视为浊酒的“醴”,如“以御宾客,且以酌醴”“曾孙维主,酒醴维醺”,“酒”指清酒,“醴”即色浊味重的甜酒,二者用于接待宾客和祭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到了西汉邹阳酒赋那里,浊酒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清者圣明,浊者顽騃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在赋予酒之清浊以政治意味时,也赋予了贵贱之别。存世诗文中,“浊酒”最早见于嵇康(字叔夜)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嵇康将“浊酒”“弹琴”并举,意在表达任真疏放、傲世避俗之志趣,
3、以此声明不愿出仕、“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立场。加之其他名士阮籍、刘伶等常以弹琴长啸、纵酒昏酣示其遗落世事、轻蔑礼法之意,“琴酒”自此成为名士高雅洒脱风度的象征。后人仰慕魏晋风流,表达风流自赏、高情雅趣,亦以琴酒为标物。但因“浊酒”和“清酤”“素琴”一样,只是竹林名士生活场景的点缀、言说志趣的媒介,并未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所以“叔夜杯”之浊酒在后世并未产生经典化的影响。东晋陶渊明的田园归隐及第一次大量以饮酒为主题的诗歌创作,使“酒”褪去诗经中承载的礼乐色彩成为诗的典型意象,同时“浊酒”也被赋予极强的精神内涵。其时运曰:“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但他“不解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6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