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高中政治2025届高考选必二《法律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整理

[db:作者] 文档 2025-04-15 00:06:29 0

《高中政治2025届高考选必二《法律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整理》,以下展示关于《高中政治2025届高考选必二《法律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整理》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法律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1.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行为的答题方法【试题特点】试题往往以现实生活中某些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或者由民事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为背景,要求学生对某种特定的民事行为进行分析评判或者对民事纠纷进行法律角度上的解读。具体来看,题目往往以“A的行为是否侵犯了B 的权利?侵犯了哪些权利?A的行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应该承担哪些责任?”等为设问,以教材中“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知识为依托,联系教材中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等知识,请学生进行综合评判。【解题方法】第一步:判断某民事主体的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或者某权利人的人身权是否受到了侵害。第二步:判断该民事主体侵犯了他人的哪些人身权,或者某权

2、利人的哪些人身权受到了侵害。第三步:判断实施侵权行为的民事主体应该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答题要点】(1)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依法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或监护权等身份权。(2)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利造成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3)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2.关于民事侵权责任试题的解题方法【试题特点】试题往往以现实生活中的民事活动为背景,要求分析行为人的民事行为是否涉嫌侵权以及侵权的形式,分析其行为是否应该承担侵权责任,承担侵权责任属于何种情形,以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民事权利,自觉尊重他人权

3、利。【解题方法】(1)分析材料涉及的民事权利类型。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人身权(人格权、身份权)。(2)分析判断民事主体的行为是否侵权。分析民事主体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涉嫌侵权(如是否符合过错侵权的三要件:有损害事实、有主观过错(故意或者过失)、有因果关系;受害人需要举证)。(3)分析民事主体行为具体侵权情况。某行为如果涉嫌侵权,要具体分析侵害的是他人的何种权利,属于哪种侵权责任,适用何种举证方式,找出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方法点拨】特殊侵权责

4、任的记忆口诀过错推定责任的口诀(先推定有过错,行为人需要自证。举证责任倒置,不能证明清白就是你的错):教育医疗动物园,搁置悬挂堆放物,地下施工林木断,推定管理有过错!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口诀(不需要举证;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监护人,动物主人,机动车,环境污染者,产品生产者,高空高压经营者,建筑倒塌施工者。3.关于“合同履行”(违约责任)试题的答题方法【题型特点】试题往往以现实生活中各种合同的履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合同履行原则、结果以及违约责任承担方式的认识,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契约精神,维系诚信、健康的市场秩序,促进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解题方法】(1)界定材料涉及的合同是

5、否有效(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可撤销合同、部分全部无效)。合同订立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合同订立过程:要约(要约邀请)承诺; 合同的形式:口头合同、书面合同部分无效或全部无效合同: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纯获利益的合同除外;(2)判断合同履行过程是否存在违约行为。结合合同履行的原则(全面履行、诚信履行、协助履行),判断材料中合同履行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违约行为(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

6、同)。(3)分析是否存在免责事由。是否符合约定免责或法定免责(不可抗力)条件。(注意免责免除义务)(4)分析违约当事人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等违约责任。根据违约方违约事实,分析违约当事人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违约金与定金的关系:二者不能并用(因为二者都有惩罚性质),守约方可以选择对其有利的。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的关系:不能并用。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是: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要求:增加违约金;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要求:适当减少违约金,最多按实际损失的130%进行赔偿。定金罚则与赔偿金的关系:可以并用,但二者总和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总额。没约定违约金和定金的,直接赔偿损失。4.关于相邻关系处理的相关试题的解答方法(1)认真审读材料,明确材料所涉及的相关当事人;(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8935.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