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地理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题 地理 含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四川省成都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题 地理 含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都市圈由中心城市及其外围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区域构成。下图示意都市
2、圈发展的一般模式。完成下面小题。1. 雏形发育期,中心城市( )A. 集聚外围区域资源B. 与外围区域相互竞争C. 带动外围区域发展D. 与外围区域相互协作2. 甲城市对城镇辐射带动作用较城镇强,主要是因为( )A. 城镇与甲城市互补性强B. 城镇经济水平高C. 城镇受中心城市影响大D. 城镇距甲城市远3. 为进一步促进都市圈内城市间经济联系,适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增强中心城市虹吸效应B. 推动产业分工协作C. 强化城市职能同质发展D. 扩大人口迁移规模【答案】1. A 2. C 3. B【解析】【1题详解】在都市圈的雏形发育期,中心城市处于发展初期,通常具有较强的资源集聚能力。这一
3、时期,中心城市通过吸引外围区域的人力、资本、产业等资源,加速自身发展,A正确;此时,中心城市与外围区域的关系以资源单向集聚为主,尚未形成明显的协作带动效应,也不存在竞争关系,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由图可知,城镇较城镇距离甲城远,理论上受甲城的影响应小于城镇,但由于城镇距离中心城市距离更近,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强于甲城,因此,削弱了甲城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C正确;题干强调的是辐射带动作用而非互补性,A错误;辐射带动与城镇经济水平无关,B错误;由图可知,城镇距甲城市更近,D错误。故选C。【3题详解】都市圈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如中心城市发展高端服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9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