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福州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四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db:作者] 文档 2025-04-27 14:05:46 0

《福州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四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福州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四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在此卷上答题无效)2024-2025 学年福州高三年级第四次质量检测 物 理 试 题(完卷时间 75分钟;满分 100分)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是某单色光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的光路图,点 O 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可能正确的光路图是 2.电蚊拍利用高压电击网来击杀蚊虫,原理如图所示,将稳恒直流电源的 3V 电压通过高频转换器转变为交变电压 u=3sin10000t(V),再将其加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副线圈两端接电

2、击网,电击网电压可达 2400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 B.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 3V C.电击网上的高频电压的频率为 5000Hz D.去掉高频转换器电蚊拍仍能正常工作 高三物理 1(共 8页)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和 M的两本书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本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 g,为使两本书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施加在 m上的水平推力 F 最大值为 A.mg .(+).(+).(+)4.如图某同学进行垫球训练,在排球离开手臂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点后,再竖直落回原位置的全过程中,假设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排球的加速度 a、速度 v、动能、机

3、械能 E随时间 t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6分,共 24分。每小题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5.一列沿 x轴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 4m/s,M、N为该波传播方向上的两个质点,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M点位于波峰,N点向下振动,则该列简谐波 A.沿 x轴负方向传播 B.周期为 1s C.N点比 M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D.经过 2s,M点通过的路程为 64cm 高三物理 2(共 8页)6.2024 年 3 月 20 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如图所示,“鹊桥二号”经地月转移轨道进入月球捕获轨道,先

4、在轨道 绕月运动,再经过轨道控制从 P 位置进入周期为 24 小时的环月椭圆使命轨道。则“鹊桥二号”A.在轨道 I 的运行周期大于 24 小时 B.在轨道 I 经过 P 点时,需要点火加速,才可能进入轨道 C.轨道 I 经过 P 时的加速度与轨道 经过 P时的加速度相同 D.椭圆轨道 的半长轴一定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7.如图,质量为 m 的小球穿在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与两个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相连。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小球静止于 MN 连线的中点 O.弹簧处于原长。后将小球竖直向上缓慢拉至 P 点,并保持静止,此时拉力 F 大小为 2mg。Q 为杆上另一个点,PO=OO。已知重力加速

5、度大小为 g,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若撤去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刚撤去外力时,小球的加速度为 3g B.小球从 P 点运动到 Q 点的过程中,两个弹簧对小球做功为零 C.小球沿杆在 PQ 之间做往复运动 D.与没有弹簧时相比,小球从 P 点运动到 Q 点所用的时间更短 高三物理 3(共 8页)8.科学实践小组对福州内河调研发现,弯曲河道的外侧河堤会受到流水冲击产生的压强。如图所示,河流某弯道处可视为圆心为 O,半径为 R 的圆弧的一部分。假设河床水平,河道在整个弯道处宽度L 和水深 H 均保持不变,水的流动速度 v 大小恒定,LR,河水密度为,忽略流水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取

6、弯道某处一垂直于流速的观测截面,则在一段极短时间t内 A.流水的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 O B.流水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C.通过观测截面水的动量改变量大小为 32 D.外侧河堤受到的流水冲击产生的压强为 2 三、非选择题:共 60分,其中 9、10、11为填空题,12、13为实验题,14、15、16为计算题 9.(3 分)我国古代发明的点火器原理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易燃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在此压缩过程中,外界对套筒内封闭的气体做 (选填“正功”、“负功”),气体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高三物理 4(共 8页)10.(3 分)2025 年 3 月 28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 1.17 亿度、电子温度 1.6 亿度的参数水平,标志着中国核能开发迈出重要一步。该核反应方程为 12+13 24+,方程式中的 X 为 (选填“电子”、“中子”或“质子”),该反应属于核 (选填“聚变”或“裂变”);反应前后质量亏损约为 0.02u,释放能量约为 MeV(质量亏损 lu释放 9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71943.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