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2025届高三年级全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详解)x》,以下展示关于《张家口市2025届高三年级全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详解)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届高三年级全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8 页,20题。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75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错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2、求的。1.青海喇家遗址距今约4000年,发掘出祭坛等祭祀遗迹,出土了以粟为主、混合少量的黍制作而成的面条“植物化石”,还出土了巨型玉刀、玉璧、玉环、权杖头等玉石礼器。由此可见,当时该地区A.手工制造技术较为发达 B.玉器成为农业生产工具C.早期文明曙光已经显现 D.社会物质财富较为丰富2.秦汉以来,主动与中国交往的国家越来越多。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周边诸国“思汉威德,咸乐内属”,出现了“广地万里,重九
3、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气象。这可以用来说明,秦汉时期A.朝贡贸易体系得到长足发展 B.平等互惠成为交往准则C.中华文明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D.传统的华夷观开始动摇3.伏羲、女娲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图为山西大同沙岭北魏鲜卑贵族墓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图中甬道顶部绘有伏羲女娲,两人头戴花冠,双手袖于胸前,下半身龙身长尾交缠在一起。这反映出当时A.民族交融呈现双向性 &nbs
4、p; B.华夏文化认同感增强C.儒学影响力逐步上升 D.边疆内地间风俗一致历史试题 第1页(共8页)4.北宋神宗时期,吕陶称:“天下之自耕而食,为天子之农者,十无二三;耕而食于富人,而为之农者,盖七八矣。”到了南宋更是如此,陆九渊就指出:“所谓农民者,非佃客庄,则佃官庄,其为下户自有田者亦无几。”这充分反映出两宋时期A.土地兼并现象有所缓和B.农民生产生活处境恶化C.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扩大D.农业领域租佃关系发展5.大清会典记载到:“凡上达之文,曰题,曰奏。题本用印,奏本不用
5、印。康熙间,有密奏一事,或奉特旨,或由臣工请,皆折奏。折奏直达御前,不由通政司转呈。”由此可见,康熙时期的做法A.改变了中枢机构决策方式B.削弱了军机处的职责权限C.使得君主专制发展至顶峰D.强化了对官僚集团的控制6.在洋务新政40多年后,1902 年刊行的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却把“洋务”范畴仅仅限定为涉外事务,在其“洋务”分类下,除通论外只有交涉、教案和出洋三项内容。这反映出A.中国近代化遭到重大挫折B.清廷“天朝上国”思想崩塌C.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薄弱D.时人对西学理解存在偏差7.民国初年,在正式场合,鞠躬礼、握手礼等新的西式礼仪逐渐被采用,“先生”“女士”“君”等新的称谓逐渐流行,但在家庭内
6、部或一些传统社交圈子中,“老爷”“太太”“少爷”“小姐”等旧称谓仍然存在。这折射出当时A.西方称谓不合中国国情B.社会转型特征较为明显C.民主观念缺乏群众基础D.辛亥革命历史作用有限8.1920年3月,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欧洲人曾满望科学成功带来黄金世界,然而科学虽使物质进步远超从前,人类却未得幸福,反遭诸多灾难,就像沙漠中追影子的旅人,最终失望,从而发出“科学破产”的呼声。由此可见,梁启超A.注重反思西方近代化的弊端B.彻底摆脱了欧洲文明的羁绊C.认清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D.排斥科技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历史试题 第2页(共8页)9.下图为漫画家李桦于1947年创作的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系列漫画之怒潮。该漫画反映出高考A.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B.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C.战略决战的顺利进行D.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10.1978年9月,邓小平在视察本溪、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唐山、天津等地后讲到:“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也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一句话,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这一讲话A.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B.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C.表达了改变现状的坚定性D.推动了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11.在古代埃及,尼罗河每年的泛滥会淹没一些土地,也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