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福建省泉州市高一期中考试语 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一、二、三、五单元和古诗词诵读。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近百年的中国现代文论史上,关于“文以载道”的研究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一个曲折过程。“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批判“文以载道”启幕,就其积极意义而言,是为突破传统文化束缚而必然进行的一场文化反思。但其消极影响也明显,由于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文以载道”,导致了不能正确认识它的积极价值。一些人片面认定“文以载道”尊崇
2、封建统治,主张功利性而反对审美性,阻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其实不然。“文以载道”观反对思想内容单薄、艺术风格平庸的创作倾向,主张创造出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平实又伟大的文学作品,这恰恰是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极大促进。“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之一,说它是中国文学精神的硬核也不为过。在较长的时间内,有人认为,“载道”“言志”是对立的,“言志”才能创造出优秀作品,而“载道”不能。学界反思了这一问题,多数学者强调二者是融通的。如果肯定孔子是“文以载道”思想的奠基者,那么孔子常说的“志于道”与“任重而道远”,正是将“载道”与“言志”相关联的重要证据。至于“言志”与“载道”在创作中到底是如何有机统一的
3、,有的学者指出,就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看,作家用作品抨击“苛政猛于虎”是载道。这表明,载道需要言志作为内在的诉求,言志需要载道作为外在的展开。载道必然言志,言志必然载道。传统的“文以载道”主张作家以真性情来载道,这赋予创作个体情感的特性,往往将道的内涵推至天地,也将情的内涵推至天地,强调创作上的诚实、情真、亲历,这时候,道与情合,载道可达至道与情、情与真、真与文的终极统一。当下思考的重点应该是,将以什么样的“今文”去载什么样的“今道”?这更能充分揭示出它走进当代、影响当代、再创当代文学新辉煌的路径与意义之所在。当代“文以载道”创作实践应当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价值,表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7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