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四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四)历史试卷(含答案)

[db:作者] 文档 2025-05-09 18:07:18 0

《(四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四)历史试卷(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四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四)历史试卷(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四) 历 史本试卷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025.05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

2、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齐国国君每年都要在国都公布法令,太史在国君面前分发给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习宪于君前”,然后带回典册向下级传达并按法令执行。这体现出当时齐国A.诸侯国君权力的强化 B.行政管理体系日益规范C.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 D.成文法的体系建构完成2.表1为商至秦汉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这说明秦汉时期表1朝代瘟疫发生地区商河南2次周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古各1次A.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C.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提高 D.政府不重视疫情的防控历史试题

3、 第1页(共8页)3.东晋政府曾在其管辖范围内集中安置北方士族和其他北方宗族群居移民,并将新的聚居地冠以原籍州县之名,又称侨州、侨郡、侨县。东晋政府此举利用了宗族观念 削弱了士族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推动了农业生产A. B. C. D. 4.晚唐的民间蒙童读物大多劝诫男子随身携带书籍并勤加学习,如敦煌地区十二时劝学有“丈夫学问随身宝, 白玉黄金未是珍”等内容。这可用以说明,当时A.男子学识影响家庭稳定 B.蒙学教育塑造士人价值取向C.边疆治理重视教化作用 D.科举制度带动社会向学风气5. 1084年,朱长文撰写的吴郡图经续记有“刈(割)麦种禾,一岁再熟”的记述。几乎同时期的苏轼离任湖州前,则记有

4、“浙中无麦,须七月初间见新谷”。由此可以推知A.经济发展推动作物传播 B.复种技术尚未完全推广C.历史事实记述真伪难辨 D.苏浙地区农业发展滞后6.康熙三年(1664),某区域被誉为“天下第一出米之区”,粮食“堆则如山, 销则如江”。该区域最可能是图1中的A. B. C. D. (长春四模)历史试题 第2页(共8页)7.表2是孙中山和李鸿章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反思。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表2人物时间反思言行孙中山1894年1894年9月,黄海海战中国失利。孙中山闻讯长叹说:“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不久,他前往檀香山创办兴中会。李鸿章1895年1895年3月,李鸿章上奏光绪帝,称“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

5、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天下幸甚”。A.时代环境制约历史评价 B.史料类型左右历史解释C.多元视角深化史学研究 D.阶级立场影响历史认知8. “社会调查”是新青年唯一以实地调查探究的栏目。表3是代表性专栏各文章内容涉及农民、民俗、劳工的情况。这反映了表3发表时间标题提到农民提到民俗提到劳工1918年3月(苏州)震泽之农民是是否1919年12月长沙社会面面观是否是1920年1月山东底农民状况略记是是否1920年9月湖北河南底风俗是是否A.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思想变革趋势深刻转型C.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成熟 D.劳工神圣思想得到认同9.1941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将经济建设方针从“力争外援,休养民力”转变为“发展生产,实行自给”,以供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74486.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