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鹤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db:作者] 文档 2025-07-04 16:04:13 0

《鹤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鹤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中中郑中 州叔瑾 料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下期高一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G”是结合行星运动的规律以及圆周运动的知识推导而得出,关 r于该公式的理解,下

2、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公式只适用于天体之间引力的计算B.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趋近于零,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C.若叫、叱、同时加倍,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加倍D.任何两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但不一定都能用公式F=G强箸计算 r2.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甲、乙、丙,开始甲球带-0.12 C的电荷,乙球不带电,丙球带+0.1 C的电荷,甲球与乙球接触后分开,然后乙球与丙球接触后分开,最后丙球与甲球接触后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终甲球带+0.02 C的电荷B.甲球与乙球接触的过程,有-0.06 C的电荷从甲转移到乙C.乙球与丙球接触的过程,有+0.08 C的电荷从丙转移到乙D.丙球与甲球接

3、触的过程,有+0.04 C的电荷从丙转移到甲物理试题第1页(共8页)3.在研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蜡块在玻璃管内的液体中匀速上升,同时手持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得到如图所示的四个轨迹。下列对图1、2、3、4中轨迹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图1 图2 图3 图4A.图1中玻璃管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图2中玻璃管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图3中玻璃管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图4中玻璃管先向右匀加速再向右匀减速4.晓宇在练习投篮时,某次将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的篮球以速度处从P点抛出,最终在Q 点落入篮筐,如图所示。已知篮球离手瞬间距离地面的高度为K篮筐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H,重力加速度为g,规定地面为零势

4、能面,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篮球抛出时的机械能为gm娠B.从夕到Q篮球重力做功为mg(H-h)C.篮球在。点的动能为:叫+mg(H-h)D.篮球在Q点的机械能为fnW+mgh5.质量为m=0.8 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现在物体上施加大小为F=10 N的恒力,第一次 恒力斜向右上方,第二次恒力斜向右下方,如图1、2所示,两次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 a=37。,物体均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移动相同的距离。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从=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A?,sin 37。=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与第二次拉力做功之比为1:7/FB.第一次与第二次克服摩擦力

5、做的功相同 V77777777777777Z777p图1 图2c.第一次与第二次合力做功之比为7:1D.第一次与第二次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之比为7:1物理试题第2页(共8页)6.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处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顶点分别放有点电荷a、6、c,现在空间 加垂直be且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三个点电荷刚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点电荷鼠。间的库仑力大小为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电荷a带正电,点电荷b、c均带负电B.点电荷a、b、c的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1:2:2C.点电荷a、b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oD.匀强电场对点电荷a的电场力大小为其盛7.如图所示,水平面瓦)上固定一竖直的挡板CD,将小球由B

6、点正上方的4点水平向右以不同的速率抛出。已知A B=CD=2 BD=2 L,E为BD的中点,不考虑小球的反弹,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分别落在E点和D点时,小球的初速度之比为1:在B.小球落在E点和。点瞬间的速度之比为1:2C.若小球击中CD的中点,则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为/D.小球击中CD的中点瞬间,小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 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分。8.2025年2月20日,我国航天科技研制的实践25号卫星在距离地面36 000 km的同步轨道,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加油。如图为实践25号卫星发射的简化示意图,实践25 号卫星经过多次变轨到达圆轨道I,然后经轨道II最终进入预定圆轨道JU。已知轨道I距 离地面高度为27 944 km,地球的半径为6 400 km,轨道I、U相切于0点,轨道H、III相切 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践25号卫星由轨道I进入轨道n应在P点加速,一厂7%、B.实践25号卫星在轨道I的线速度小于在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84100.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