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知识模块 > 历史

2024届高三11月大联考(全国乙卷)历史

[db:作者] 历史 2023-11-07 00:27:45 0

2024届高三11月大联考(全国乙卷)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答案汇总网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届高三11月大联考(全国乙卷)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2024届高三11月大联考(全国乙卷)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2.若只考虑基因重组,则图示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的基因型种类可能分别有A1种,2种或4种B.1种,4种C.2种,2种D.2种,4种13,现有一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DD的人都患病,基因型为D的人有50%患病,基因型为dd的人都表现正常

一对新婚夫妇中丈夫表现正常,其父亲的基因型是Dd,表现为患病,该丈夫的母亲和妻子及她们的家族均不携带致病基因,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A.3/4B.7/8C.1/2D.15/1614,控制果蝇眼色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让一只红眼果蝇与一只白眼果蝇交配,所得子一代中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1:1

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代中的红眼果蝇是杂合雌蝇,白眼果蝇是雄蝇B.子代红眼雄蝇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0或2个红眼基因C.子代白眼雄蝇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0或2条X染色体D.若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二代红眼果蝇中雌蝇多于雄蝇15.下列对不同生物的核酸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后,单链RNA分子的嘧啶碱基所占比例不变B.大肠杆菌拟核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着?个磷酸基团C.组成酵母菌核酸分子的嘌呤碱基数目等于嘧啶碱基数目D.人体细胞中某DNA分子缺失1对碱基,将会导致相应基因发生突变16.下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谱以及部分成员的相关基因的电泳图谱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家系图谱○正常女性正常男性患病男性4基因电泳图谱条带1条带2A.DNA条带2含有致病基因B.2号的基因电泳图谱与3号的相同C.4号的致病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D.5号与患病男性结婚,最好选择生女孩17.右图为人体中基因对两种性状控制过程的示意图,其中M和M2表示RNA

下列据图分析得出的结基因1正常红细胞一M,血红蛋白乙镰刀型红细胞论正确的是①酪氨酸A血红蛋白和酪氨酸酶可能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基因2黑色素细胞中B.基因1和基因2都属于核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C.图中进行①②过程的场所不同,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也不完全相同D.若基因2发生突变,阻止了酪氨酸酶的合成,则黑色素的合成增多【高三生物第3页(共6页)】·23-97C·

2024届高三11月大联考(全国乙卷)历史

7.在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的太子坡,这个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曾经是红三军8师驻扎的根据地。当地一个叫”福”字照壁的墙上,如今依然清楚地写有:”红军是工农贫民的军队”、“实行土地革命”两幅红军标语。这可以用来说明()A.北伐战争推动农民革命热情B.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的探索C.力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中共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

2.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下游、黄河下游、北方辽河上游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相互间又有些影响,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文明B.当时出现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制C.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D.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特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zsmk/ls/157147.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

答案汇总网

http://www.xbuxx.com/

统计代码 | 冀ICP备19020861号-3

Powered By 答案汇总网 试卷答案汇总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答案汇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