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2024年济南市高三三模(高考针对性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原卷

[db:作者] 文档 2024-05-16 06:02:48 0

2024年济南市高三三模(高考针对性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原卷,以下展示关于2024年济南市高三三模(高考针对性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原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教与卦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高考针对性训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从胸臆中流出”的性灵诗风至少有两个弊端,一是诗行一气直下,容易产生“滑俗”之弊;二是浅近,缺乏含蓄蕴藉的韵味。对此,姚鼐有清楚的认识。姚鼐虽未直接点

2、名批评袁枚,实 亦流露出不满。他评白诗云:“香山以流易之体,极富赡之思,非独俗士夺魄,亦使胜流倾心。然滑俗之病,遂至滥恶,后皆以太傅为藉口矣袁枚在六十岁生日诗中就有“想为香山作后身”之句,所以姚鼐所指后世“滑俗”之病,无疑 是针对性灵诗风的弊端。姚鼐明确指出,“欲作古贤辞,先弃凡俗语”,他批评其时两大诗派“浅 易询灶妪,险怪趋虬户”,以“浅易”和“险怪”直指袁枚与厉鹑之失。性灵诗派外,王士稹及其追 随者追求神韵,然格局狭小,骨力不张,滑落为诗坛边缘性存在;宗宋诗风另一趋势是朝俚俗化 方向发展,又暴露出刻露之病,缺少含蓄之韵味。对于诗坛的流弊,如何力挽颓波?姚门弟子梅曾亮评其师之诗云:“以山谷之

3、高奇,兼唐贤之 蕴藉桐城后学吴汝纶亦云先生诗勿问何体,罔不深古雅健,耐人寻绎“山谷之高奇与深 古雅健”是宋诗风格,“蕴藉”与“耐人寻绎”是唐诗含蓄蕴藉的传统,二者的结合,即“密铸唐宋”。姚鼐对于矫正香山“流易”之病的诗人都甚为看重,如选李商隐诗一卷,就是因为其诗“近 掩刘白尽管“矫敝流易”时“用思太过,而僻晦之敝又生”,但仍谓之为“诗中豪杰士苏轼 之诗,“用梦得、香山格调,其妙处岂刘白所能望哉”。但因其为“天才”,常人难学,故非理想的 典范。相较之下,黄庭坚诗最符合他的标准。唐诗通常押平声韵,故格调悠扬舒缓,但久之而生平熟之弊。宋人为革此弊,转而押唐人 除杜甫外很少用的仄声韵,苏轼、黄庭坚尤热

4、衷于此,特别是在唱和诗中,用窄韵、险韵争奇斗 艳。姚诗亦喜用仄声韵,古体表现得最为明显。如七古柬王禹卿病中,韵脚分别是动、洞、纵、共、较、梦等。友人朱筠、王文治等阅后,次其韵作诗,姚氏又依韵奉答,此后又用此韵再答 朱筠诗一首。不管是用韵的习惯,还是反复用同一韵唱和,都与苏、黄相似。因押仄声韵,形成 奇峭的诗风。唐诗对仗工整,黄庭坚试图以不工之对化唐诗的“稳顺”为宋诗的“奇特”。如葛立方所 举寄上叔父夷仲中的“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冰雪深”句,像律诗中这种“两句意甚远,而 中实潜贯者,最为高作”,而“鲁直如此句甚多,不能概举此联上句言人事,下句言景物,事类 高三语文试题 第1页(共8页)毫不相

5、干,意思相去甚远,从而形成远韵。姚鼐亦喜如此对仗,如“空山短日惜馀景,野老长镶 甘息机”“白雾乍开人入市,丹林犹缀鹤归巢等,均有意学之,虽奇特不如黄诗,但可以看出姚 氏之兴趣所在。黄庭坚尝语王直方云:”作诗使史汉间全语,为有气骨他将散句化入律诗之中,如“且然聊尔耳,得也自知之”即是。姚鼐亦好在律诗中用散句,如“欲将北海同尊酒,绕尽西山到 卫州衰年不愿海山居,愿舐淮南药鼎余等,姚莹赞为深得“苏、黄妙谛宋诗之“雅健”,多 得力于此种句法。杜甫长律“旁见侧出,无所不包,而首尾一线,寻其脉络,转得清明”,姚鼐对此种以文之结 构为诗的做法推崇备至。苏、黄从檀弓的“或数句书一事,或三句书一事,至有两句而书

6、一事 者,语极简而味长,事不相涉而意脉贯穿的文法中,体悟出诗法。方东树评黄诗云:”每每承接 处,中亘万里,不相联属,非寻常意计所及这种精妙的文法,方氏一言以蔽之日”语不接而意 接”。姚鼐善于在这种断法中见出“首尾一贯”的联系。以“连山断岭布局,最为文之高致”,姚鼐之诗,曾国藩评之云:“能以古文之法,通之于诗,故劲气盘折。”即就此而言。姚氏虽推崇黄庭坚,但亦发现其诗有浅直之病。黄庭坚送彭南阳云:“南阳令尹振华镶,三月春风困柳条。援手河梁愁欲别,离魂芳草不胜招。壶觞谈笑平民讼,宾客风流醉舞腰。若 见贤如武侯者,为言来仕圣明朝。“姚评云:结太浅直,不为佳。“律诗尾联应宕开一笔,令人味 之不尽。救宋诗刻露之弊唯有唐诗之蕴藉,为此,姚鼐推崇初盛唐诗中的神韵之作。他主张将 黄庭坚为代表的高奇之宋诗与蕴藉含蓄的唐诗相融合,故而王芭孙之诗体用宋贤,而咀诵之 余,别有韵味”,深得其赞赏。秦瀛称王氏之诗“特奇肆”,铁保称之为“峥嵯傲岸,无一字寄人篱 落下”,此是得“山谷之高奇”,是为“体用宋贤”;同时,王诗还具有含蓄不尽的“韵味”,是得唐诗 之“蕴藉”,二者兼备,从而将唐诗与宋诗熔于一炉。姚鼐自己也是“学

[db:内容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11601.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