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框题提升指导

[db:作者] 文档 2024-06-02 22:01:55 0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框题提升指导,以下展示关于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框题提升指导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高考政治逻辑与思维框题提升指导一、中国式现代化一、热点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论断并对其进行了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特色,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符合世界大势,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两大规律”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对于鼓舞动员全国上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知识链接1.模块内(1)从概念的外延看

2、,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是属种关系;从概念的内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子项。(2)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我们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把握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方面的本质和建设规律,在此基础上,把各方面联结和统一起来,形成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整体的认识,指导各方面建设,协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3)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的辩证否定,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4)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步骤具有跨越性,结果具有独特性。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运

3、用联想、迁移和想象等方法,成功开拓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5)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运用聚合思维,将目标收敛、集中于中国式现代化。2.模块间(1)中国式现代化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2)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5)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4、增强综合国力。三、热点演练1.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由此可知,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明共同富裕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 B. C. D.【答案】B【解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正确。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5、现代化,西方现代化则是贫富差距悬殊的现代化,可见,共同富裕并不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错误。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错误。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A.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B.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答案】D【解析】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不

6、属于“辩证法”范围,A不符合题意。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属于历史唯物主义,不属于“辩证法”范围,B不符合题意。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属于唯物论范畴,不属于“辩证法”范围,C不符合题意。中国式现代化是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中国、对世界的事业发展都有推动作用,这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D符合题意。3.某班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展开探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甲观点运用了聚合思维方法,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乙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义犯了“比喻定义”和“标准不一”的错误丙正确运用了演绎推理方法,其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从丁观点中可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认识须把握抽象与具体的对立统一关系A. B. C. D.【答案】D【解析】甲观点运用了发散思维,从而为中国实现现代化

[db:内容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24835.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