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沉郁”是对杜诗内容层面上的有效归类,“顿挫”则是对杜诗形式层面上的有效归类。最初,“沉郁顿挫”是杜甫对辞赋创作的自评,这个评价术语并没有沉没在故纸堆中,而是时常出现在后代文人回望杜诗的历史视野中。以后人的视角来看,从宋至清,代代文人在前人阐发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了“沉郁顿挫”的具体内涵,从而使得当下的诗歌创作与杜诗产生了新的联系。在对“沉郁顿挫”的阐释与接受过程中,杜诗的主体风格逐渐得到确立,“沉郁顿挫”作为杜诗的主体风格而被论者把握。但杜诗的其他艺术风格是否仍能有效地统摄于“沉郁顿挫”的概念中呢?对
2、于唐代诗歌史而言,杜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是偏离了“盛唐气象”,还是于“盛唐气象”中开创了一个新的诗歌艺术的可能性呢?我们不妨将“沉郁顿挫”作为看待这一系列问题的出发点,进一步分析杜诗在唐代诗歌史中的位置。兴象玲珑、神采飘逸、自然脱俗堪为“盛唐气象”的代表,杜甫诗的“沉郁顿挫”也因此体现出一定程度的背离,但这种背离是继承中的发展。从继承的方面来看,盛唐诗的“清新”风格在杜诗中有所体现。清新的诗歌风格,最早在南朝五言诗成熟的过程中便已逐渐形成,“清新”与“绮靡”相对,与“吟咏情性”相联系。初唐诗人便以南朝“清新”的诗风作为诗坛改革的方向,进一步克服绮靡、纤弱的诗风,形成了具有兴象之动势、风骨之清
3、爽与神思之飘逸的艺术品格。这种艺术品格后来便成了“盛唐气象”的基础。朱熹认为李白与杜甫都学“选诗”而自成一家,“选诗”的特点之一便是“清新”,这也证明了六朝诗歌中“清新”的艺术风格与“盛唐气象”之间的继承关系。杜甫早期的格律诗表现出“清新”的特点,如夜宴左氏庄中的“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巳上人茅斋中的“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等诗句都堪为这方面的代表。从发展的方面来看,杜甫的许多诗体都可视为是对初盛唐正宗诗体的发展,杜诗也在主流的“清新”诗风的影响下,逐渐走向了“沉郁顿挫”的臻境。“清”指诗歌情感的自然流露,“新”指诗歌技艺的创新,故“清”在内容上与“沉郁”相对,“新”则在形式上与“顿挫”
[db:内容1]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39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