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db:作者] 文档 2024-07-15 16:00:33 0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沉郁”是对杜诗内容层面上的有效归类,“顿挫”则是对杜诗形式层面上的有效归类。最初,“沉郁顿挫”是杜甫对辞赋创作的自评,这个评价术语并没有沉没在故纸堆中,而是时常出现在后代文人回望杜诗的历史视野中。以后人的视角来看,从宋至清,代代文人在前人阐发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了“沉郁顿挫”的具体内涵,从而使得当下的诗歌创作与杜诗产生了新的联系。在对“沉郁顿挫”的阐释与接受过程中,杜诗的主体风格逐渐得到确立,“沉郁顿挫”作为杜诗的主体风格而被论者把握。但杜诗的其他艺术风格是否仍能有效地统摄于“沉郁顿挫”的概念中呢?对

2、于唐代诗歌史而言,杜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是偏离了“盛唐气象”,还是于“盛唐气象”中开创了一个新的诗歌艺术的可能性呢?我们不妨将“沉郁顿挫”作为看待这一系列问题的出发点,进一步分析杜诗在唐代诗歌史中的位置。兴象玲珑、神采飘逸、自然脱俗堪为“盛唐气象”的代表,杜甫诗的“沉郁顿挫”也因此体现出一定程度的背离,但这种背离是继承中的发展。从继承的方面来看,盛唐诗的“清新”风格在杜诗中有所体现。清新的诗歌风格,最早在南朝五言诗成熟的过程中便已逐渐形成,“清新”与“绮靡”相对,与“吟咏情性”相联系。初唐诗人便以南朝“清新”的诗风作为诗坛改革的方向,进一步克服绮靡、纤弱的诗风,形成了具有兴象之动势、风骨之清

3、爽与神思之飘逸的艺术品格。这种艺术品格后来便成了“盛唐气象”的基础。朱熹认为李白与杜甫都学“选诗”而自成一家,“选诗”的特点之一便是“清新”,这也证明了六朝诗歌中“清新”的艺术风格与“盛唐气象”之间的继承关系。杜甫早期的格律诗表现出“清新”的特点,如夜宴左氏庄中的“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巳上人茅斋中的“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等诗句都堪为这方面的代表。从发展的方面来看,杜甫的许多诗体都可视为是对初盛唐正宗诗体的发展,杜诗也在主流的“清新”诗风的影响下,逐渐走向了“沉郁顿挫”的臻境。“清”指诗歌情感的自然流露,“新”指诗歌技艺的创新,故“清”在内容上与“沉郁”相对,“新”则在形式上与“顿挫”

4、相对。只不过在艺术表现上,“沉郁顿挫”相比“清新”更显忧郁回转、抑扬顿挫与广博深沉,这是杜甫在脱离盛唐主流诗风之后的创造,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连绵不绝的影响。(摘编自陈思琪“沉郁顿挫”杜甫诗新探)材料二: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杜甫是一位心系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

5、沉,变得低回起伏。例如,梦李白二首就是这种回环反复表达感情的很好例子,梦中见其来,又疑其真来;分明他已真来,又疑其何以能逃出牢笼,定非真来;说他并非真来,又分明见其月色下的憔悴颜色。真真幻幻,表现的是浓到如酒的情谊,深沉低回,波浪起伏。“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除“沉郁顿挫”之外,杜诗还有其他的风格。胡震亨说杜甫的诗“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唐音癸签卷六),说的就是杜诗风格的多样性。风格的多样正是伟大作家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在杜诗的多样风格中,“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闲适的情趣,安静明秀

6、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这类诗不少,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鱼鸟自得其乐,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生出一份闲适愉悦的情思。“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徐步),“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独酌),这些都是萧散心境、闲适情趣的产物。杜诗的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长安困顿、陷落贼中、华州鄜州时期、陇蜀道上、夔州以后的诗,多数是这类风格。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在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摘编自袁行霈杜诗的艺术风格)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认为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既有对前人诗歌

[db:内容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39340.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