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攀枝花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db:作者] 文档 2024-12-22 18:02:41 0

《攀枝花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pdf》,以下展示关于《攀枝花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攀枝花市 2025 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2024.12 历 史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并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考号对应数字标号涂黑。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

2、.濛溪河遗址位于四川资阳乐至县境内,距今 5万至 7 万年左右,目前已发现的种子等植物化石有数万颗,还发现了疑似有加工痕迹的橡果、有刻划或者切割痕迹的动物骨骼、火烧过的种子和动物骨骼。据此可知,该遗址可用于研究 A.仰韶时代的人类活动 B.早期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利用 C.原始农业的生产情况 D.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的出现 2.商君书有“使民无得擅徙”“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的规定,这反映出当时秦国 A.国家统治能力加强 B.百姓赋税负担沉重 C.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D.重视发展社会经济 汉初创加厩律,制定了有关养马的法律;文帝时,晁错建议“令民有

3、车骑马者,复卒三人”,鼓励民间养马。景帝又在秦边郡牧马苑的基础上,“益造苑马以广用”,扩大边境游牧地区军马牧场的规模。汉初发展马政 A.旨在适应农耕发展需要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为反击匈奴积聚了力量 D.便利了商业的流通与交往 魏书载:“(拓跋珪下令)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为便于管理,设立“八部帅”,将“山东六州”的四十余万吏民、百工伎巧迁往平城,“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授田”。拓跋珪此举旨在 A.学习中原的农耕文化 B.促进各民族文化认同 C.巩固北魏王朝的统治 D.增强北魏政权合法性 高三历史 第 1页 共 6页5.新唐书记载,“诏敕不便者,涂窜而

4、奏还,谓之涂归”,意即门下省将原诏书涂改后送还中书省重拟之意。太宗时,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这些举措 A.具有政治决策的民主趋势 B.体现出权力制衡体制的构建 C.表明权臣擅权现象的出现 D.客观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6.下表为唐宋税收比较表,据表可知 岁入粟 岁入布绢帛 税钱(万)间接税(万)估算总计(万)实物(万)折算额(万)实物(万)折算额(万)天宝年间(742-756)2500 800 2700 1350 20 0 2170 熙宁十年 1077年 1788.7 1252.1 267 1336 564.6 4248.4 6198.7(注:

5、间接税包括消费税、通过税、坑冶矿课等)A.唐朝两税法减轻农民负担 B.宋朝赋税的市场化倾向明显 C.重农抑商的观念逐步淡化 D.货币地租已取代了实物地租 7.礼记投壶:“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魏邯郸淳投壶赋曰:“调心术于混冥,适容体于便安。”晋傅玄投壶赋序中写到:“投壶者,所以矫懈而正心也。”宋代大儒司马光说:“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这折射出 A.传统主流思想的变化 B.程朱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C.道德伦理的价值取向 D.体育运动平民化多样化 8.乾隆帝曾斥责陕西巡抚用“夷使”字样指代西藏达赖喇嘛使者;又命沿边总督、巡抚将所辖境内不同民族的衣冠状貌,分布地

6、区、服饰饮食及向清政府贡赋数额等集结而成一部古代大型民族志图册皇清职贡图。这反映了清代 A.调整民族关系 B.促进西南开发 C.实行因俗而治 D.强化统一观念 9.1853 年,咸丰帝谕令各省要员:“现当紧急之时,朕必贷其处分,宽其定例,求事之有实济也。”各省督抚纷纷开征厘金,从货物的品目、征收的比率到局卡的设立均由地方政府自由操纵支配。由此可以说明当时 A.中央权力下移趋势 B.商品经济加速发展 C.地方基层治理完善 D.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高三历史 第 2页 共 6页10.据山西乡绅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记载:“今日(1914 年新历年元旦)为阳历一号,凡有叛逆之心者均于今日庆贺新年”。“(对于新历)民间不知也,即知之者亦不以为意,甚至有诅咒者,谓不顺舆情耳。”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B.传统文化因素制约制度的构建 C.民主和专制的斗争激烈 D.社会生活呈现新旧并存的特征 11.国闻周报曾评论道:“民国二十年以后(华北地区)青年人痛感屈辱退让的苦闷。这种现象正给左倾的人一个号召的口实与抓取群众的机会,在学生大会中最受人欢迎的是激烈的言论,右倾的言论是永远抬不起头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54139.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