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
《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x》,以下展示关于《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详解)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 史说明:本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按照西周礼制, “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春秋时期,诸侯间赠送、赔偿、交换土地的行为非常频繁,甚至发生晋国大夫郗至与周简王争夺土地归属的事件。这一变化表明A.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B.土地兼并现象逐渐加剧C.诸侯争霸战
2、争频繁 D.传统生产关系遭到破坏2. 东汉初,光武帝“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于是“广求民瘼,观纳风谣”,以民间歌谣所反映的民意来监督评估州郡官员的吏治和管治。据此可知,当时A.社会舆论决定官员升迁 B.中央监察体系逐渐完善6.传统思想影响国家治理 &nb
3、sp; D.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3. 十六国时期,匈奴后裔、汉赵(前赵)国主刘渊说, “夫帝王岂有常哉,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顾惟德所授耳。”氐人首领、前秦国主苻坚说, “帝王历数岂有常哉,惟德之所授耳。”他们旨在A.强调自身统治合法性 B.确立儒学正统地位C.促进北方各民族交融 &nbs
4、p; D.强化华夏认同观念4. 唐代宗大历以后(766-779),以啖助、赵匡、陆淳为代表的“新春秋学”兴起。他们抨击春秋时期的诸侯会盟,否定诸侯霸业,强调春秋的经邦意义在于“救时之乱,革礼之薄” “尊王室,正陵僭”。据此可知, “新春秋学”A.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官学地位 B.旨在恢复西周传统礼乐制度C.凸显了强化中央权威的诉求 &nbs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5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