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检测评价题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检测评价题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检测评价题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第2章 机体稳态的神经调节章末检测题1.C 解析脊髓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将脊蛙皮肤完整的左后肢脚趾浸入0.5% HC1溶液时有屈腿反射,说明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结构、功能完整;如果破坏其脊髓后重复上述实验无屈腿反射,说明破坏了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2.C 解析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图中b为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膜内为正电位;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处组织液中可检测到神经递质;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而c处位于脊髓,不是痛觉形成的部位。3.B 解析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
2、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说明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刺激产生的兴奋能传到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处理,对刺激有感觉;而传出神经元受损,效应器(肌肉)没有应答,运动障碍。4.A 解析离子是由膜内向膜外运输,膜电位为内负外正,所以离子是K+;离子是由膜外向膜内运输,膜电位为内正外负,所以离子是Na+。5.B 解析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外负内正,据此可推知:未兴奋部位是B和C,兴奋部位是A,产生兴奋的原因是Na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的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电流流动的方向是由正电位负电位,所
3、以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兴奋传导方向是AB、AC。6.A 解析当兴奋传至a点时,a点电位为外负内正,此时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表明a、c两点膜外不存在电位差,均为负电位。当兴奋传到b点时电流仪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大量内流,产生兴奋;根据刺激前后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可推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7.A 解析静息电位主要由K+维持的,而大小取决于内外K+的浓度差,若细胞外K+浓度升高,细胞内外K+的浓度差减小,静息电位值减小。8.C 解析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根据图示,是突触后膜,是突触前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57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