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db:作者] 文档 2025-03-18 18:03:56 0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2025学年(上)期末考试高2027届历史试题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2.考试总分100分3.试卷页数8页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涂在指定位置)1. 如图所示为湖北屈家岭遗址的聚落格局。这可以用来说明屈家岭文化时期( )A. 社会贫富分化已经日益明显B. 生产力已经有一定程度发展C. 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D. 可铸造较高水平的青铜农具【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新石器时期(中国)。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屈家岭遗址的聚落格局图中展

2、示了明确的功能区划分,如祭祀区、居住区、墓葬区、手工作坊区等。这种明确的区域划分表明当时的社会已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管理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B项正确;社会贫富分化明显是指如出现大型墓葬和小型墓葬区分、大型建筑和小型房屋区分等,但题干只涉及聚落中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排除A项;题干只涉及屈家岭遗址的聚落格局,未涉及不同部落间形成的部落联盟,排除C项;题干只提到手工作坊区,未涉及生产的青铜农具,这一时期的农具仍然是骨制、木制或石制农具,排除D项。故选B项。2. 邗沟是我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运河,是吴王夫差在公元前486年派人开凿(如图)。北宋太平寰宇记写道“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

3、广陵掘江通淮,运粮之水路也。”据此可以推知,春秋时期邗沟的开凿( )A. 推动了中国统一市场的形成B. 有利于经济重心的迅速南移C. 客观上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D. 根源于分封制度的彻底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掘江通淮,运粮之水路也。”可知,邗沟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项正确;此时处于春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并不能推动中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排除A项;春秋时期经济重心还未南移,排除B项;“分封制度的彻底瓦解”不符合史实,春秋时期分封制还未彻

4、底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3. 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部分思想家的主张。下述主张的共同点是( )思想家主张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孟子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墨子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韩非子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A. 要求积极地变法革新B. 体现思想家的济世情怀C. 主张仁政、顺应自然D. 旨在推动社会阶层流动【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孟子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墨子提倡尚贤的主张,韩非子主张实行法治,对人民进行严加

5、管束。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主张解决现实的问题,体现了思想家们的济世情怀,B项正确;要求积极地变法革新的是法家学派,排除A项;主张仁政的是儒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的是道家思想,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家提出各自主张的目的是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使他们的思想主张成为统治思想,而非推动阶层流动,排除D项。故选B项。4.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算术书,分为九部分,其中的“方田”“均输”“少广”“商功”等四章的内容分别与“籍田令”“均输令”“符节令”“钟官令(掌铸钱)”等官职相关。这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 )A. 主要服务于农业的需要B. 具有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C. 是政府统治的重

6、要工具D. 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九章算术中的部分内容与国家官职有关,说明这些内容和这些官职所掌管的内容相符,迎合了政府统治的需要,由此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是政府统治的重要工具,C项正确;根据“钟官令(掌铸钱)”可知这些内容并不全是与农业生产有关,所以不能说明主要服务于农业的需要,排除A项;“重理论轻实践”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材料内容并没有体现,这一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体现“长期领先于世界”,排除D项。故选C项。5. 下表所列内容皆涉及汉武帝即位之初的部分社会现状。这可以反映出(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4550.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