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蚌埠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原卷

[db:作者] 文档 2025-03-22 20:05:12 0

《蚌埠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原卷》,以下展示关于《蚌埠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原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蚌埠市 2025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 考查先秦政治制度。材料中“侯”“伯”“子”等称呼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原本与血缘宗法紧密相关的称呼,后来被用于称呼一些非严格按照血缘关系的对象,如“子”从诸侯之子扩大到未成年领主及“蛮夷”首长等未受王正式任命的领袖,这说明政治构造不再仅仅局限于血缘关系,突破了血缘关系的束缚,故 D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疆域边界问题,故排除 A 项;材料体现的是政治称呼的变化,不能直接得出“王朝国家政治秩序出现紊乱”的结论,故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政治构造对血缘关系的突破,并非宗族内部关系发生变化,故排除 C 项。2.A 考

2、查魏晋南北朝商业发展。根据材料“于宫中为市,使人屠酤又令西园卖葵菜、篮子、鸡、面之属,而收其利”可知,宫中设置了交易市场,上层贵族成了商人,收获商业盈利。“伏见令书给使徐泰等覆校诸官市买钱帛簿”反映出吴王司马晏的部下都有从事“市买钱帛”的簿册,足见吴王的属吏从事商业且有相当的规模。这两则记载反映出当时不仅官吏与商业结合,官僚甚至皇室成员经商现象都有出现。官僚阶层兼商人身份体现出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当时社会阶层之间固化有所松动,这种流动性的增强为社会的多元发展和变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故 A 项正确。门阀政治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排除 B 项;材料未体现出官僚阶层经商收益对政府财

3、政收入的影响,故排除 C项;官员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和地位而投身于商业活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金钱崇拜、奢侈消费等观念的影响,“社会奢靡之风逐渐消解”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D 项。3.C 考查唐朝文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唐时期敦煌释门僧侣既具备佛教的慈悲精神,又融合了儒家的忠孝思想,以“忠”“孝”为美尚,这在一方面反映出佛教思想本土化演变,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唐代时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即文化氛围兼容并蓄,故 C项正确。虽然敦煌地区位于唐代的边疆,但材料中的描述更侧重于当地佛教僧侣的品德和修养,并未直接提及大唐风俗的传播,故排除 A 项;儒学复兴运动的时间是从北宋中期开始的,故排除

4、B项;经历了安史之乱,晚唐时局并不稳定,材料中的描述也并未直接提及宗教发展与时局稳定的关系,故排除 D 项。4.B 考查宋代律法。对于地方官员而言,考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处理地方案件的情况,对于案件的处理最好的结果即狱讼无冤,在这种考课标准下息讼成为了地方官员面对案件时的首选处理方式。“榜谕诸州住行不切词诉”表明地方政府通过公告限制“不切实际”的诉讼,可能导致民众的合理诉求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择其关系之大者方受”表明地方政府只受理“关系重大”的案件,忽视了普通民众的小规模纠纷,损害了司法公正性,而“只日引押词状,双日引押公事”反映出地方政府将处理诉讼和公务的时间分开,导致案件积压和行政效率低下。民

5、众的合理诉求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可能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引发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削弱政府的公信力,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故 B项正确。这些“息讼”做法与中央集权的削弱无直接关系,因此无法得出“减轻地方与中央离心倾向”的结论,故排除 A 项;这些做法易对地方治理产生负面影响,而非推动行政运转,故排除 C项;这些做法限制了民众诉讼权利,不利于司法公正和有效治理,没有践行司法公正原则,故排除 D 项。5.B 考查清代财政与赋税。雍正时期推行的“摊丁”入地”政策,将人头税(丁银)摊入土地税中,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放松了人身依附关系,虽然以此为基础的农业税仍是财政收入的主

6、体,但由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影响,其在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而商品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税收(如盐课和关税)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政府为了应对财政压力,逐渐调整税收结构,增加对商业和贸易的征税,减少对农业的依赖,故 B项正确。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它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仅从农业地丁银比重下降无法得出对重农政策的调整,故排除 A 项;明清时期随着人口增长,人地矛盾加剧,出现了通过采用多种经济模式、提高单位产量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故排除 C项;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这是赋役制度变革的影响,而非原因,故排除 D项。6.D 考查戊戌维新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主张废除寺庙,兴办新式学堂,以推动教育和社会的现代化,这一理论具有超前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忽视了民众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维新派的理论和主张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存在较大差距,导致百姓对“康党”产生误解,甚至将其视为“洋鬼子的保镖”或“白脸”。“光绪也奉教”“康有为带六国兵来,现在僧装,住烟台店中”反映出由于国民思想启蒙的有限,维新变法思想难以为民众所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5034.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