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安庆市2025年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原始卷

[db:作者] 文档 2025-03-24 12:02:01 0

《安庆市2025年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原始卷》,以下展示关于《安庆市2025年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原始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 年安庆市高考模拟考试(二模)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A B B C A D C A C C D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55分。16.【答案】(除标注外,每空 2分,共 11分)(1)无水乙醇(1分)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1 分)评分要点:合理即给分(2)叶绿素含量降低,吸收、传递、转化的光能减少,光反应减弱(2 分);气孔导度降低,CO供应减少,暗反应减弱(2分)(应分别从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角度分析其原因,每答对

2、一点给 2分)评分要点:只答出“叶绿素含量降低”给 1分,只答出“CO供应减少”给 1 分。(3)Cd胁迫下呼吸速率降低,能量供应减少,而根细胞吸收 Mg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评分要点:答出“Cd胁迫下呼吸速率降低,能量供应减少”给 1分,答出“根细胞吸收 Mg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给 1分,两点答全给 2 分,意思对即可。用含 Cd 的完全培养液和不含 Cd 的完全培养液培养生长状况良好且相似的桤木幼苗,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培养液中 Mg的剩余量(3分)评分要点:答到“含 Cd 的完全培养液和不含 Cd 的完全培养液”给 1 分,答到“生长状况良好且相似的桤木幼苗”给

3、1 分,答到“检测并比较培养液中 Mg的剩余量”给 1分。【解析】本题以桤木对 Cd 胁迫的响应机制为命题切入点,以表格中实测数据为信息载体,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知识内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1)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因为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2)由表可知,叶绿素含量降低,吸收、传递、转化的光能减少,光反应减弱,其产物 ATP、NADPH 的合成减少;气孔导度降低,CO的供应减少,暗反应减弱,光合速率降低。(3)由表中数据可知 Cd 胁迫下呼吸速率降低,能量供应减少,而根细胞吸收 Mg的方式是

4、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故研究人员提出假说:Cd 导致根细胞吸收 Mg减少使叶绿素合成减少。为了验证该假说,可用含 Cd 的完全培养液和不含 Cd 的完全培养液培养生长状况良好且相似的桤木幼苗,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 Mg的剩余量。17.【答案】(除标注外每空 1分,共 10 分)(1)协同作用(1 分)不是(1分)(2)(1 分,答全对给分)(3)(注意:本题中与没有先后顺序之分)促进导管细胞分泌水和 HCO,HCO能中和胃酸,保证小肠内消化酶处于适宜的 pH 环境,有助于小肠内食物的消化(2分)评分要点:答到“促进导管细胞分泌水和 HCO”给 1 分,答到“HCO能中和胃酸,保证小肠内消

5、化酶处于适宜的 pH环境”给 1 分 增强小肠黏膜细胞对 CCK的分泌,加快消化酶的释放,进而促进小肠内食物的消化(2分)评分要点:答到“增强小肠黏膜细胞对 CCK 的分泌”给 1 分,答到“加快消化酶的释放”给 1分(4)生长状态相同(1 分,答“生长状态相似”给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食物分解物+胰蛋白酶抑制剂(1 分)食物分解物+胰蛋白酶(1分)【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等知识内容,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1)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所以表现为协同作用;HCO中和胃酸的过程发生于小肠腔内,不属于内环境;

6、(2)三个途径引起的胰液分泌均为神经调节,其中为条件刺激,引起的是条件反射;(3)略;(4)第一步:生长状态相同有助于控制无关变量;胰蛋白酶抑制剂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有利于 CCK 的分泌;胰蛋白酶抑制 CCK 的分泌。18.【答案】(共 11 分)(1)CO(二氧化碳)(1分)呼吸作用(细胞呼吸或有氧呼吸)(1分)(2)高排高产(2 分)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覆盖还田、提升畜禽饲养技术和畜禽排遗物处理措施等(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 1 分,其他合理答案即可)(3)空间结构和季节性(2分,答对 1 点给 1 分)协调和整体(2分,答全给分)【解析】本题以我国“双碳”战略为命题切入点,以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碳排放(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农业经济产值的关系图为情境载体,重点考查物质循环、生态工程等知识,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侧重学生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1)碳在生物群落内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这些有机物主要通过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产生 CO进入非生物环境,另外化石燃料的燃烧也会产生 CO进入非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5251.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