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豫名校联考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湘豫名校联考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湘豫名校联考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姓 名_准考证号_绝密启用前湘豫名校联考2024 2025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4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并将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 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
2、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说明道和器是相对 的。道是否可以脱离器而存在?当然是不能的。用现代汉语表述的话,道就 是规律,道就是秩序,道就是道德,也意味着境界。道无处不在,道是万物承载 的根本。器又是什么呢?形而下者谓之器。它是具体的、可描述的东西,是 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们的关系一定是“道在器中,以道御器只有做到 以道驭器,才能长久。(摘编自王守常道与器:中国哲学的智慧)材料二:目前,人类文明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人机之辨。人类如何有效驾驭新技 术,巳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故重要命题,中国传统哲学由于其迥
3、异于西方的 语文试题第1页(共14页)路径,将有机会为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提供东方智慧。在中国历史上,科技是中华文明的弱项,虽然也取得过科技上的辉煌成 就。因为中华文明重心在于社会生活,传统文明并未发展出系统的科学思维 方式和实验方法,科技成果更多偏重于实用,科技在文明发展中处于一个相对 次要位置。“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先器后,道体器用,科技属 于器层面,不但在哲学上属于次级范畴,在社会实践生活中也处于辅助地位,服务于道的显用。这种道先器后的观念,无疑制约了传统社会科技的发展。近代以来,中国人认识到器物对于促进文明发展一日千里的作用,改变了 传统道先器后的认知,科技得到高度崇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7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