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高中政治2025届高考时政热点《民营经济座谈会》专题(背景材料+考点链接+考点练习)

[db:作者] 文档 2025-04-08 00:11:21 0

《高中政治2025届高考时政热点《民营经济座谈会》专题(背景材料+考点链接+考点练习)》,以下展示关于《高中政治2025届高考时政热点《民营经济座谈会》专题(背景材料+考点链接+考点练习)》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民营经济座谈会专题一、背景材料1.2025年2月17日上午,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举行。(1)第一排就座企业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韦尔股份董事长虞仁荣、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可见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芯片、网络安全等领域代表了新质生产力,备受关注。(2)三个层面解析: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总书记重

2、点从三个层面作了分析:从发展基础看,现在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从发展舞台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更大发展空间;从发展保障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坚强的保障。(3)五点要求: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他对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出5点要求:“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

3、“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坚持诚信守法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这些要求蕴含着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深切期待,也指明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努力方向。2.什么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和港澳台商独资及其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国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民营经济、民营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类型。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概念和经济形式。3.民营经济的贡献“五六七八九”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用这样一组数据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

4、经济发展的“成长密码”“五六七八九”,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超过九成,在稳增长、促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4.民营经济发展态势指 标绝对量(万户)同比增长(%)实有民营经济主体 18086.48 3.93民营企业 5554.23 6.02个体工商户 12532.25 3.0320122024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增长近4.1倍,总量占比从79.4%提高到96.4%,贡献税收由48%增长近60%,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80

5、%以上,提供9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贡献了50%以上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5500万户。5.民营经济促进法(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中国首部民营经济专门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重在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市场准入壁垒等问题,并将政策规范上升为法律,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2)202

6、4年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摘要):市场准入方面:明确规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依法平等进入;科技创新方面:明确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积极发挥作用,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投资融资支持方面:着力优化民营经济投融资环境,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规范经营方面:对民营经济依法经营、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民营资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提出要求。6.增信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增信制度是指以担保、保险、信用衍生工具、结构化金融产品或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行业自律规范文件明确的其他有效形式,为提升融资主体债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7691.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