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二十校】2025届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长郡二十校】2025届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机密启用前 姓 名 准考证号 2025 届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暨怀化市2025上期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卷长郡中学;衡阳市八中;永州市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湘西州民中;石门县一中;由湟县一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株洲市二中;麓山国际;郴州市一中;岳阳市一中; 联合命题娄底市一中;怀化市三中;邵东市一中;洞口县一中;宁乡市一中;浏阳市一中。命题学校:长郡中学 审题学校:长沙市六中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
2、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玉器在中国有大约9000年的历史,由最初的实用装饰品发展为用于巫术、祭祀的“神玉”,再演变为具有礼仪功能的“王玉”,后在儒家、道家等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延续至今的中国特色用玉文化。这反映出A.制玉技术的先进性 B.中华文明的连续性C.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D.礼制文化的独特性2.春秋后期,晋国六家大夫灭祁氏、羊舌氏,设其地为县,当政的魏献子任命其庶子魏戊为县大夫,又担心他人说闲话。大夫成氏列举了魏戊的善举,并认为
3、该任命合情合理。这说明当时A.争霸战争日趋激烈 B.晋国率先实行县制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官僚制度雏形初现3.汉书中将史学著作附于六艺略“春秋家”之后;而南朝宋末齐初,置总明观,内设玄、儒、文、史四科,每科设学士10人,从事专门研究。这一变化表明A.史学已发展为独立学科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C.南朝学术分科不甚清晰D.南方成为学术文化中心历史试卷,、第1页(共7页)4.安史之乱后,江南东道的历任观察使和节度使平均任期仅3年左右,其中由朝廷派遣官员担任的达63人,占总数的35.8%。这反映了当时A.藩镇割据的局面 B.江南的经济影响力较大C.中央集权的强化 D.党派之争影响地方政局5.北宋
4、熙宁年间,民间崇拜清官包拯,吐蕃青唐部首领率部臣服时,也特请宋帝为其赐名“包顺”,为其兄弟赐名“包诚”“包约”。这反映出当时A.吐蕃社会不公现象严重 B.改汉姓成为吐蕃新风尚C.宋朝已将吐蕃纳入版图 D.汉藏民族交融日益深入6.清初在地方基层实行里甲制,为维护地方治安,又推行保甲制。雍正以后,里甲制逐渐融入保甲制之中,二者合一。这一变化A.缘于人口的增长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受赋税制度变革的影响 D.反映出基层管理的松弛7.下表描述地区史料广州自是海舶集于岛(香港),五口分设商埠,非粤货不到广州福建除海道可以四通八达外,其余各处非系崎岖之峻岭,即属湍急之险滩宁波虽系海口,一入内河,须盘坝三四
5、次方可抵省城,商贩不甚流通上海苏郡濒海诸邑镇,聚贾舶,通海市乃总汇于上海。西人既来通商,南北转输,利溥中外上述史料可用于A.探究晚清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进程B.分析通商口岸区位因素的共同特点C.解释近代对外贸易中心转移的原因D.理解列强急于扩大在华市场的根源8.19世纪后半期,大豆、蚕桑、烟草、桐油等产品的出口量大幅增长,而一向远销海外的蔗糖、蓝靛等产品却销量锐减,一蹶不振。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D.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9.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各级政府成立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建立中华商业公司等国营企业,大力发展合作社商业,打破了进出口贸易几乎由私商掌握的局面。同时在法令的许可下,允许商人自由贸易。这些措施A.完成了对资产阶级的改造B.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C.体现出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D.促使工农武装割据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