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4月)政治试题xb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皖南八校2024~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联考
2、21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政治摸底联考
3、皖南八校高二联考2024政治
4、皖南八校2024下学期高二联考
5、皖南八校高二下学期联考试卷
6、“皖南八校”2024~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联考
7、皖南八校2024-2024高二
8、皖南八校2024~2024高二联考
9、皖南八校2024-2024高二联考
10、皖南八校2024高二
5、“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4月)政治试题
3、“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4月)生物试题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故选项方法正确。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氮气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可以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方法正确。C、白酒有特殊香味,白醋有酸味,闻气味可以区分白酒和白醋,故选项方法正确。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观察颜色不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故选项方法不正确。故选:D。
3.答案:C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选用的实验试剂为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若X为稀硫酸,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故选择甲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X不能为稀硫酸,A错误;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一般选用的实验试剂为锌粒与稀硫酸,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氢后,无法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因此选择甲装置制取氢气时, Y不能为铜粒,B错误;使用乙装置收集气体时,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长进短出”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应“短进长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择乙装置既可收集氢气也可收集二氧化碳,C正确;选择乙装置干燥氧气时,气体应“长进短出”,即气流方向为a进b出,D错误。
4.答案:B
解析:酸性溶液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稀硫酸显酸性,故1处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2处紫色石蕊试纸只与水接触,水显中性,故2处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红,向3处干燥的石蕊试纸上滴加水,试管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显酸性的物质,故3处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4处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只与二氧化碳接触,二氧化碳不显酸性,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A正确;对比3处和4处的实验现象可知,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故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B错误;对比1处和3处的实验现象可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显酸性,因此稀硫酸起对照作用,C正确;稀醋酸显酸性,故将稀硫酸换成稀醋酸也可以看到相同的实验现象,D正确。
5.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则可观察到1号和3号纸花不变色,2号和4号纸花变色,该选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也不助燃,则可观察到下端燃着的木条先熄灭,上端燃着的木条后熄灭,该选项说法错误;C、对比1号和2号,或3号和4号,则可知二氧化碳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D、4号比2号先变红,能说明密度比空气大,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5、“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 (4月)政治试题
6、“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4月)生物试题
6、“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4月)数学试题
6、“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4月)政治试题
5、“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4月)语文试题
5、“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4月)生物试题
3、“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4月)化学答案
1、“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4月)地理试题
2、“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4月)化学试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