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吕梁市2025年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db:作者] 文档 2025-04-17 20:06:27 0

《吕梁市2025年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以下展示关于《吕梁市2025年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吕梁市 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2025.4 本试卷共 8页,19 小题,满分 100分。考试时长 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

2、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地理环境对世界文明起源和历史演进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中华文明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的广阔地理空间上发生与扩展,与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更为复杂而深厚的联系。图 1 示意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区的地理分布。据此完成 13题。地面试题 第 1页(共 8页)1.图中中华早期文明在空间上的整体演进趋势为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2.影响龙山文化晚于仰韶文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土壤 3.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主要分布于

3、A.大河沿岸 B.山顶区域 C.河谷底部 D.山前台地 生态敏感性是评价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区域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时发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数值越大,表示发生环境问题的可能性越大)。表 1为 20002018年我国陆地生态敏感性数据。据此完成 45题。表 1 年份 2000 2005 2010 2015 2018 生态敏感性 0.342 0.336 0.334 0.336 0.333 4.造成 20102015年我国陆地生态敏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异常 B.生态退耕 C.工业快速发展 D.特色农业发展 5.推测我国陆地部分区域生态敏感性最高的地区是 A.华北

4、B.西北 C.东北 D.华东 四川海螺沟位于海拔 7556 米的贡嘎雪山的东坡,沟内有高山雪峰、冰川、冰瀑、原始森林、地热温泉、河流谷地等景观。图 2 为 2014 年 12 月初海螺沟某区域的卫星图片(白色区域为冰雪覆盖区)。其中,甲位于冰川上部,靠近积累区,冰层厚度相对较薄;乙位于冰川中部,冰体厚度达到峰值;丙位于冰川下部,接近消融区,基岩起伏增大,冰碛物堆积多。据此完成 67题。6.甲、乙、丙三地冰川运动速度一般为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甲丙乙 7.丁地谷地特征为 A.“U”形谷,宽度大于深度 B.“U”形谷,深度大于宽度 C.“V”形谷,宽度大于深度 D.“V”形谷,

5、深度大于宽度 地理试题 第 2页(共 8页)2025 年 1 月 7 日,美国“圣安娜风”(沿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山口吹过的强风)来袭,引发多起山火,风速高达每小时 160 千米,火势迅速蔓延。图 3示意“圣安娜风”。据此完成 89题。8.进入洛杉矶的“圣安娜风”的性质是 A.冷干 B.冷湿 C.暖干 D.暖湿 9.“圣安娜风”风速快的原因是 A.该区域海陆气压差大 下降风 狭管效应 B.该区域海陆气压差小 下降风 狭管效应 C.该区域海陆气压差大 上升风 温室效应 D.该区域海陆气压差小 上升风 温室效应 河北省驼梁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发育良好,有高等植物 1 187 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

6、物 29 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 227 种,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 39 种。该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华北地区水资源平衡、保障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图 4 示意驼梁自然保护区范围、等高线分布及村庄和道路分布。据此完成 1012题。地理试题 第 3页(共 8页)10.驼梁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分别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11.驼梁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 自然遗迹 A.B.C.D.12.驼梁自然保护区设立后,周边地区农业活动受到限制。为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当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全面退耕还林,禁止农业生产 B.利用草场资源,扩大牲畜放牧范围 C.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D.推广高耗水作物,提高粮食单产 北京时间 2024 年 12 月 22 日 17 时,某同学在太行山某地(38.1,114.3)海拔 478 米处,拍下日落的景观(图 5)。据此完成 1315题。13.该同学拍摄此照片时面向 A.西南 B.西北 C.正西 D.正南 14.一年中,拍摄地最长的昼长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9792.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