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4月质检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db:作者] 文档 2025-04-20 22:02:45 0

《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4月质检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4月质检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 届高三届高三 4 月质检考月质检考 历史参考答案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A B C D C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B D B C A D 1.B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该遗址的刻画符提示的信息表明当时的先民采用渔猎、养殖等多种方式获得肉食来源,这说明当地先民生计来源存在着多样性,故选 B 项。材料无法说明整个淮河流域的情况,排除 A项;材料提及的是新石器时代,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排除 D 项。2.D 依据材料并

2、结合所学可知,西汉中后期社会出现了标榜“孝”的行为,这种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是传统儒家孝悌观念的异化,使本来出于血缘亲情的“孝”演变为“行为艺术”,借以获得现实中的利益,故选 D 项。A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描述的现象超出了传统孝宗敬祖的界限,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排除 B 项;材料无法说明西汉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 C 项。3.A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周时期的太祖以汉族故地为鲜卑人本望,明帝也以鲜卑人为关中人等,这都表明北周统治者为维护统治,体现出历史长河中华夏认同观念的演进历程,故选 A 项。材料未提及其措施推动了封建化进程,排除 B 项;C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材料未

3、提及北方的统一问题,排除 D 项。4.B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对策论等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十分重视,这有利于选拔实用人才,反映出科举选官的事功取向,故选 B 项。两宋时期,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但仍然以雕版印刷为主,A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材料强调人才的选拔,未提及文官制度的成熟,排除 C 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5.C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的取向,反映在文坛上,则是如题干材料所述,故选 C 项。材料提及的文化样态丰富,不仅仅涉及市民文化,A、B 项排除;D 项也无法说明士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排除。6.D 依据材料提及的信

4、息可以得知,洋务运动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借鉴了西方的经营方式,实行了“股份制”、故选 D 项。材料提及股票、但无法说明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排除 A 项;B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材料未涉及官商勾结和腐败问题,C 项排除。7.C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的言论基于当时中国的国情,对德意志帝国予以赞扬,其蕴含着明显的国家主义倾向,其目的在于探索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自强,故选 C 项。梁启超的言论更多是从强国的角度出发,未全面揭示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A 项排除;梁启超的这些言论与戊戌变法的主张有差异,戊戌变法更多关注政治改革,而梁启超此时更关注国家实力的提升,B 项排除;材料主旨在于梁启超赞扬的是德

5、国的民族帝国主义扩张行为,而非单纯的君主立宪制度,排除 D 项。8.A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红军长征期间巡视工作立足于革命斗争的需要,故选 A 项。其余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9.B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向中国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和其他物资,表明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故选 B 项。材料未提及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问题,排除 A 项;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走向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 项;D 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10.A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9491953 年国家对私营工业企业的加工订货规模不断扩大,为后续的公私合营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6、故选 A 项。1952 年底,国民经济已经恢复,B 项与试题材料中的时间不吻合,排除;“一五”计划从 1953 年开始,排除 C 项;D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1.B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埃及祭司急切地迎接“新法老”,其意图在于维护自身特殊的地位和权力,故选 B 项。材料未提及希腊文化的传播问题,排除 A 项;材料主旨在于祭司集团的行为和做法,未涉及政教合一的体制,排除 C 项;材料无法说明文明的交流互鉴,排除 D 项。12.D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法国国王的权力不依个人的能力为消长的凭借,这体现出君权的制度化和体系化,说明君主制度的发展,故选 D 项。其余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2025 届高三 4 月质检考历史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13.B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莎士比亚的创作一方面植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彰显出人文色彩,另一方面却对金钱持否定态度,说明其深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因此折射出经济与伦理道德观念的冲突,故选 B 项。材料未体现出人文主义的内涵,排除 A 项;材料信息是莎士比亚对“金钱至上”的控诉。无法反映新兴市民阶层追求财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70334.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