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xb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6、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地理试题
6、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题
5.C 【解析】A.检验氢气的可燃性时,应收集一试管氢气进行检验,如果直接进行检验,氢气不纯净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错误;B.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干燥装置中的长管进入瓶中,使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错误;C.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将气体从长管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集气瓶中,使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正确;D.金不与氧气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可用能够与氧气反应的铜作除氧剂,错误。
6.B
7.A 【解析】A.该饮料呈弱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饮用,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整瓶饮料口感一致,正确;C.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而碳酸氢钠可溶于水,因此过滤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正确;D.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该饮料正是利用此性质,正确。
8.C 【解析】A.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会使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不是由CO2引起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过多造成的,错误;B.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错误;C.酸在水中会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故所有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正确;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如通过改变水的质量,能改变溶液的浓度,从而改变反应速率,错误。
9.D 【解析】A.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可以区分,正确;B.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CO2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酒精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正确;C.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可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硬度,正确;D.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硫酸钠,但会带入新的杂质过量的氯化钡,不正确。
10.D 【解析】A.曲线①中ab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迅速注入了蒸馏水,注入的水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导致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二氧化碳虽然能溶于水,但二氧化碳的溶解速率没有注入水的速率快,因此整体压强呈上升趋势,正确;B.注入的水越多,产生的压强就越大,所以曲线③对应的实验是注入20 mL蒸馏水,正确;C.25 ℃时,1体积水最多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小于1体积,即注入1体积的水,溶解的二氧化碳不足1体积,会导致终点气压高于初始气压,正确;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所以实验结束后,用pH试纸测得烧瓶中液体的pH小于7,错误。
11.(6分)(1)⑤
1、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 试题
5、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政治试题
2、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物理试题
6、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化学试题
6、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英语试题
1、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物理试题
3、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化学答案
1、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地理试题
2、萍乡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70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