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db:作者] 文档 2025-05-11 08:01:13 0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汉书的名称从尚书来,是班固定的。他说唐、虞、三代当时都有记载,颂述功德;汉朝却到了第六代才有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是通史,将汉朝皇帝的本纪放在尽后头,并且将尧的后裔的汉和秦、项放在相等的地位,这实在不足以推尊本朝。况史记只到武帝而止,也没有成段落似的。他所以断代述史,起于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作纪、表、志、传凡百篇,称为汉书。班固著汉书,虽然根据父亲的评论,修正了史记的缺失,但断代的主张,却是他

2、的创见。他这样一面保存了文献,一面贯彻了发扬本朝功德的趣旨。所以后来的正史都以他的书为范本,名称也多叫做“书”。他这个创见,影响是极大的。他的书所包举的,比史记更为广大;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尽在其中。书里没有世家一体,本于班彪后传。汉代封建制度,实际上已不存在;无所谓侯国,也就无所谓世家。这一体的并入列传,也是自然之势。至于改“书”为“志”,只是避免与汉书的“书”字相重,无关得失。但增加了艺文志,叙述古代学术源流,记载皇家藏书目录,所关却就大了。艺文志的底本是刘歆的七略。刘向、刘歆父子都曾奉诏校读皇家藏书;他们开始分别源流,编订目录,使那些“中秘书”渐得流传于世,功劳是很

3、大的。他们的原著都已不存,但艺文志还保留着刘歆七略的大部分。这是后来目录学家的宝典。原来秦火之后,直到成帝时,书籍才渐渐出现;成帝诏求遗书于天下,这些书便多聚在皇家。刘氏父子所以能有那样大的贡献,班固所以想到在汉书里增立艺文志,都是时代使然。司马迁便没有这样的好运气。班、马优劣论起于王充论衡。他说班氏父子“文义浃备,纪事详赡”,观者以为胜于史记。王充论文,是主张“华实俱成”的。汉代是个辞赋的时代,所谓“华”,便是辞赋化。史记当时还用散行文字;到了汉书,便弘丽精整,多用排偶,句子也长了。这正是辞赋的影响。自此以后,直到唐代,一般文士,大多偏爱汉书,专门传习,史记的传习者却甚少。这反映着那时期崇尚

4、骈文的风气。唐以后,散文渐成正统,大家才提倡起史记来;明归有光及清桐城派更力加推尊,史记差不多要驾乎汉书之上了。晋代张辅,独不好汉书。他说:“世人论司马迁、班固才的优劣,多以固为胜,但是司马迁叙三千年事,只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却有八十万言。烦省相差如此之远,班固哪里赶得上司马迁呢!”刘知几史通却以为“史记虽叙三千年事,详备的也只汉兴七十多年,前省后烦,未能折中;若教他作汉书,恐怕比班固还要烦些”。刘知几左袒班固,不无过甚其辞。平心而论,汉书确比史记繁些。史记是通史,虽然意在尊汉,不妨详近略远,但叙汉事到底不能太详:司马迁是知道“折中”的。汉书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

5、;载事既多,文字自然繁了,这是一。汉书载别人文字也比史记多,这是二。汉书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这是三。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不足为汉书病。范晔后汉书班固传赞说班固叙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这是不错的。宋代郑樵在通志总序里抨击班固,几乎说得他不值一钱。他注重会通,以为历史是联贯的,要明白因革损益的轨迹,非会通不可。通史好在能见其全,能见其大。他称赞史记,说是“六经之后,惟有此作”。他说班固断汉为书,古今间隔,因革不明,失了会通之道,真只算是片段罢了。其实通古和断代,各有短长,刘、郑都不免一偏之见。史汉可以说是各自成家。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

6、文赡而事详”。司马迁感慨多,微情妙旨,时在文字蹊径之外;汉书却一览之余,情词俱尽。但是就史论史,班固也许比较客观些,比较合体些。明茅坤说“汉书以矩矱胜”,清章学诚说“班氏守绳墨”“班氏体方用智”,都是这个意思。晋傅玄评班固,“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这些只关识见高低,不见性情偏正,和司马迁游侠货殖两传蕴含着无穷的身世之痛的不能相比,所以还无碍其为客观的。总之,史汉二书,虽然文质和繁省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却是一样;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也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摘编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材料二:史记与汉书中“列传”内容的比较:史记汉书1.刘知几史通:“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犹春秋之经;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74650.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