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2025年沈阳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原卷

[db:作者] 文档 2025-05-15 00:02:12 0

《2025年沈阳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三)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原卷》,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沈阳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三)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原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 历 史 答 案 1.【答案】C【解析】据材料“总面积约 160 万平方米挖掘出多个高等级的大型贵族墓葬”等内容可知,该遗址反映了出的社会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说明进入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故选 C 项;大型墓葬及壕沟可以体现该遗址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但是完善一词过于绝对,排除 A 项;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国家强制机关的出现体现出具备早期国家形态,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B 项;材料中没有该遗址与其他地区遗址的对比,体现不出地域性特征,排除 D项。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可知,材料强调昼夜、晴雨、季节的更替都是自然的天而不是天明鬼神的天,孙武不被天明鬼神思想左右,

2、以客观的战争实际来制定策略就是“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要掌握战争的实际情况,就不可求神问鬼,不可用相似的现象作类比推测,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去验证,一定要取之于人,从熟悉敌情的人的口中去获取,蕴含了朴素的唯物思想,故选C。ABD三个选项在材料中无法得出该主张的影响。3.【答案】B【解析】唐律是唐朝中央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还有一些地方性立法存在,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立法。体现了统治阶层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性立法的认可和尊重。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B 项正确;A 选项只是涵盖了材料的部分内容,排除 A选项;材料的重点在于唐律对少数民族地

3、区立法的认可,而非提升地方政府自主执法权,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性立法的尊重,D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4.【答案】C【解析】材料可知童蒙教育内容与自然规律相结合,有利于助推对自然常识的传播,故选 C;宋代印刷术飞速发展,但材料并未体现童蒙教育与印刷术之间 1 的关系,排除 A 项;材料体现了童蒙教育对自然的关注,但并未提到注重培养儿童理性思维,排除 B 项;D选项“打破了”过于绝对,故排除。5.【答案】C【解析】宦官专权是皇权的外延,明代皇帝派遣宦官参与漕河事务,体现了皇权对地方财赋征解过程的直接干预。而明代士大夫一直努力将宦官势力排斥于漕河管理体系之外体现了

4、明代皇室财政与国家财政对工商业财富的争夺,故选C。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田赋为主的传统财政模式,排除 A 项。明代士大夫是排斥宦官纳入漕河管理体系。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提及大运河承载的经济功能发生变化,排除 D项。6.【答案】B【解析】从表格数据看,1886-1889 年中国工夫茶在英国市场占三国茶叶销量比重不断下降,而印度茶喝锡兰茶比重上升,说明中国茶叶在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B项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7.【答案】C【解析】A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效能低下”,且民国革新考选流程,无法推出“传统伦理束缚”导致效率问题,排除;B 项错误:考试内容包含四书五经,说明根本目标并非“仅选拔实用技术人

5、才”,排除;C 项正确:清政府融合西学与传统经学、民国保留传统科目同时革新流程,体现中西文化碰撞中的制度调整,符合题意;D 项错误:材料仅涉及留学毕业生考选的部分内容,未体现近代文官体系所需的完整制度(如任用、考核等),且核心强调“中西融合”而非“框架构建”,故 D项非最佳选项。8.【答案】B A 选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借鉴苏联城市经济建设成功经验的相关内容,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 选项:毛泽东强调要关注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避免工人失业、生活水平降低等使工人不满意的情况,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该项正确。C 选项: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是七届

6、二中全会的重要决策之一,但材料重点强调的是通过恢复生产来赢得和巩固民心,而非单纯强调工作重心的确立,该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 选项:材料主要围绕的是关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非城市 2 资产阶级,该项错误,排除。9.【答案】A【解析】A 选项: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为工业化提供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等,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坚实基础,该项正确。B 选项:土地改革是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依旧是私有制,并非实现农村土地国有化转型,该项错误。C 选项:土地改革主要目的是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但“化解农村阶级矛盾与纷争”表述不准确,不是土地改革的核心意义,该项错误。D 选项:社会主义改造是从 1953 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土地改革主要是变革农村土地制度,不是开启社会主义改造的序章,该项错误。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邓小平指出中国的贫困以及社会主义需快速发展生产力体现优越性,这反映出当时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亟待从阶级斗争等方面转移到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上来,D 正确;材料主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75719.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