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2025年芜湖市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db:作者] 文档 2025-05-17 22:00:33 0

《2025年芜湖市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芜湖市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 届芜湖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统测 历史试题卷 一、单选题 1.据学者研究,在距今 1 万年前后的北京西部山区东胡林遗址浮选出的炭化粟粒,形态上已经具备了栽培粟的基本特征;在距今 100008500 年长江下游地区上山遗址的陶土中发现了大量驯化的炭化稻壳。这可用以说明我国境内()A.早期村落的形成 B.原始农耕的出现 C.最初文明的萌发 D.制陶工具的改进 2.商朝甲骨文中有“令”“告”“册”等字,周王及诸侯对属下官爵车服礼器的赐予常用“命”,如“命书”,秦统一后,始皇改“命为制”“令为诏”为御用公文,且制诏的末尾署有“具为令”“著于令”等语。公文用语的变化反映了()A.行政管理走向集权

2、化 B.律令儒家化 C.权力运作逐渐程序化 D.礼法一体化 3.19 世纪末以来,新疆地区陆续出土大量魏晋时期汉文经典纸质写本残卷,包括论语 春秋左传战国策 孝经 三国志等。这些或是当年从中原辗转流传下来,或者当时西域人学习汉字后写成。这印证了当时()A.重视教育成为社会共识 B.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艺术 D.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 4.宋朝法律规定佃户在完成当年收成之后,经与地主商量,可以主动脱离甲地主而去佃种乙地主的土地,主人不得无理拦阻,强占不放。此外,佃农也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剩余购买土地,脱离原来的地主,而自立门户,成为主户。这表明宋朝()A.政府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B.

3、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C.社会成员的身份实现平等 D.市民阶层正式形成 5.明朝在西南地区着力推行以土司子弟为对象的儒学教育。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嘱咐四川普定府知府,“谕诸酋长,凡有子弟,皆令入国学受业”。洪武二十三年,四川建昌卫士官派遣其子僧保等 42 人入国子监读书。这些举措有助于()A.改土归流的终结 B.中华文化认同的提升 C.国家疆域的拓展 D.科举取士人数的扩大 6.美国学者普拉特把太平天国研究放在全球化视野中观察,分析了太平天国和美国内战之 试卷第 1 页,共 6页 间的关联,他认为 1861年美国内战的爆发迫使英国放弃在中国的内战中保持中立,从而影响了中国内战的终结。该学者对太平天国

4、的研究()A.还原了历史演进的真相 B.揭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C.拓宽了学术研究的思路 D.反映了晚清在世界中的地位 7.下表是严复与张之洞关于“专利保护”的言论,他们的主张()人物 主张 严复 此创机著书诸事,家国例许专利非不知专利之致不平也。然不专利,则无以奖劝激励,人莫之为,而国家所失滋多,故宁许之。张之洞“美国允许中国人将其创制之物,在美国领取专利牌照”云云,此时中国人岂有能创制新机在美国设厂者,不过借此饵我允保护美人专利耳,真愚我也。无论将来或此时举行保护,亦万不可允。A.体现了对现代化的探索 B.都利于增强国家发展潜力 C.说明专利制度不符国情 D.旨在抵制美国的经济侵略 8.

5、下图是 1926年 6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报中国青年封面丰子恺的画。画中一个青年战士骑在一匹战马上,意气风发,挽弓搭箭,准备发射。这幅画整整刊登了二十一期,其意在()A.倡导绘画艺术写实化 B.激励民众参加土地革命 C.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 D.引导青年积极投身革命 9.1936年 6月 20 日,中共中央在致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的书信中,不仅将南京国民政府“诸 试卷第 2页,共 6 页 公”改称为“中国国民党二中全会全体执监委员先生们”,而且表示随时准备同国民党进行关于合作救国的谈判,最后的结束语是“向你们致以民族革命的敬礼!”这表明()A.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B.中共努力促成抗日民

6、族统一战线 C.民族革命战争形势出现逆转 D.国民党已作出与中共谈判的准备 10.据统计,到 1982 年,我国先后将 23 只大熊猫分别赠予苏联、美国等 9 个国家。此后,由于担心大熊猫种群日益减少,主要通过巡展与商业性的租借方式开展“熊猫外交”,至2021年,中国与 18个国家的 22个动物园共同开展大熊猫研究。这体现了我国外交()A.灵活务实特点 B.突出生态保护 C.打开了新局面 D.打破西方封锁 11.非洲大陆有不易逾越的撒哈拉大沙漠和热带雨林,三面环海,优良港湾少,但早在公元前 5 世纪,地中海地区住民就与沙漠以南非洲建立起交往关系。班图人到达东、南非后,发展形成融合非洲本土与阿拉伯、波斯等文化的新文明。可见,非洲文明彰显了()A.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B.内生性与本土性的共存 C.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结合 D.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交融 12.公元 8 世纪至 9 世纪,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在巴格达建立了“智慧宫”,这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学术中心之一。智慧宫作为图书馆和翻译机构,吸引了来自希腊、波斯、印度、拜占庭等地的学者。这说明阿拉伯帝国()A.经济繁荣交通便利 B.疆域辽阔地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76694.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