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乌鲁木齐地区202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语文试卷

[db:作者] 文档 2024-01-29 22:01:03 0

乌鲁木齐地区202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语文试卷,以下展示关于乌鲁木齐地区202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语文试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乌鲁木齐地区202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语 文 试 卷 ( 问卷 )(卷面分值: 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2024.1.29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由问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答案务必写或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  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 5 小题,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材料一:中国古代诗学是主张阴阳协调的。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清浊之分或阴阳之分,不仅概括了人的气质的两大类别、 而且

2、表示了对每种气质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以及对两类气质之间关系的理解。用这个根本的原则来考察人的气质,不同的人所禀受的气虽有阴阳之分, 但这只是说总的倾向。 事实上,每个人的气质中,都有阴阳两种成分,不会是绝对的、 完全的阴,或绝对的、 完全的阳. 人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阴阳协调。文学艺术也需要阴阳协调,在优秀的文学艺术家身上,阴阳刚柔总是不同程度地结合着。 例如陶渊明,他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类平和恬适的诗句,又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那样“金刚怒目”式的诗句。例如李清照,她既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类婉约凄清的诗句,又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那样慷慨雄豪的诗句。

3、 更深一层说,在陶渊明的平和中,就含有不向世俗低头的奇崛; 在李清照的凄清中,就含有对爱情的坚贞执著。总而言之,阴阳二气既是相生相克,又在变化中调和。 这一观念,是中国气质论的精华,也是中国古代诗学文气论的精华。阴阳,是中国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 刚柔,也是中国哲学的常用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里, 阴阳,指的是世界万物的两种基本的相互对立和对应的属性。凡向上的、 向外的、动的、明的、 热的、 强的为阳,向下的、 向内的、 静的、 暗的、 冷的、 弱的为阴。 阴阳的彼此作用,作成和推动万物的孳生、发育和发展。 刚柔,指的是事物的两种性质或者状态,刚柔同阴阳往往有对称的关系, 在有的论者那里,刚柔可以

4、和阴阳等同。  易系辞上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万事万物,都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都包含阴和阳的相互对立、 相互渗透、相互协调、 相互融合。  易系辞上一再讲到 “刚柔相推, 而生变化”乌鲁木齐地区202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问卷)  第1页   (共10页)从南朝梁刘勰以后,阳刚阴柔多用于描述作家作品的风格。唐人所作晋书文苑传说:“赏好生于情, 刚柔本于性。 情之所适,发于咏歌,而感召无象,风律殊制。 ”作者性情的刚柔,决定了作品风格的刚柔。阴阳这对范畴由对立的两面组成,每一事物其阴与阳的量度有多少之别,其发展

5、变化有阴与阳各自增减、升降、消长之别,阴与阳的组合方式也千差万别;在每一事物中阴与阳的比重不一,或阳胜阴,或阴胜阳, 因而才各有个性,生出亿万的品类。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该一有一无。文学作品也是这样,雄健、豪放、壮伟的属阳刚,秀雅、婉约、 冲淡的居阴柔, 这都是就其总体倾向而言。 细细体味、 分析,则好的作品两种兼具,有阳无阴或有阴无阳,都不成其为好文章从纯审美的角度说,两者不应有高下之分; 区分高下,是加入了社会价值判断的结果。清代姚鼐和许多前人一样,不是平均地、平等地对待阳刚和阴柔两大风格类型,他在海愚诗抄序中说:“其在天地之用也,尚阳而下阴,伸刚而绌柔,故人得之亦然。 文之雄伟而劲直者

6、,必贵于温深而徐婉。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其尤难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摘编自王先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材料二:自然界有两种美:老鹰古松是一种,娇莺嫩柳又是一种。倘若你细心体会,凡是配用 “美”字形容的事物,不属于老鹰古松的一类,就属于娇莺嫩柳的一类,否则就是两类的混和. 有两句诗说:“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句诗每句都只提起三个状貌, 可以象征一切美。你遇到任何美的事物,都可以拿它们做标准来分类 比如说峻崖、悬瀑、狂风、暴雨、沉寂的夜或是无垠的沙漠,垓下哀歌的项羽或是床头捉刀的曹操,你可以说这是“骏马秋风冀北”的美; 比如说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媚眼似的湖水,葬花的林黛玉,你可以说这是“杏花春雨江南”的美。艺术是自然和人生的返照,往往因创作家性格的偏向,作品也因而或刚或柔。历来艺术家对于阳刚、 阴柔两种美分得很严。在诗方面有李、杜与王、 韦之别,在词方面有苏、辛与温、李之别统观全局,中国的艺术是偏于柔性美的。中国诗人的理想境界大半是清风皓月疏林幽谷之类。环境越静越好,生活越闲越好。他们很少肯跳出那“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宇宙

[db:内容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183973.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