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历史

[db:作者] 文档 2025-01-16 20:05:47 0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历史.pdf》,以下展示关于《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历史.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石景山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商一期末试卷历史本试卷共12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40题,每题L5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考古人员在距今53004600年的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多组规模庞大、因势而建的水利系统,还在很多红烧土残块中发现稻谷、稻壳痕迹及数量巨大的红陶杯。该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农业生产工具最多。以上考古发现 为研究原始社会的水利设施提供资料反映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证明屈家岭是古代最早的水稻种植地反映新石器时代晚期阶级矛

2、盾的激化A.B.C.2.史记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2021年,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葬遗址新出土了刻有“太保(召公)墉(筑城)燕”的青铜卤(如右图)。由此可知青铜卤铭文与史记记载相印证青铜卤铭文有助于了解北京建城史召公想通过修建城墙来对抗商纣王燕国是周武王时分封的诸侯国之一D.D.3,A.B.C.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改革,变法运动成为一股潮流。这些变法A.强化了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B,推动了社会的转型C,维护了宗法分封的社会秩序D.巩固了贵族的特权高一历史试卷第I页(共12页)4,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知识分子著书立说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以下选 项

3、体现儒家主张的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C.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D.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5.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秦朝形势图,我们可以直接了解秦朝的6.疆域四至A.行政制度民族关系 法制建设B.C.D.汉书记载,西汉刚建立时,“剖裂疆土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汉武帝时,“齐分为七,赵分为六大国不过十余城”。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中朝的设立B.“推恩令”的实行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D.盐铁官营的实行1.孝文帝迁都中原后,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和制度,尊孔子,为群臣“班赐冠服”,并亲祠孔子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

4、上述措施A.加快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C.促进了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高一历史试卷B.开始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性D,削弱了门阀士族的政治特权 第2页(共12页)8.以下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第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采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9.A、隋朝以唐朝C.宋朝资治通鉴记载,630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D.元朝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o该现象反映的局面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10.唐朝政府规定:每户按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

5、季两次纳税。以上规定确立了土地私有的制度减少了政府支配的土地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B.C.0D.11.据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群出土的唐天宝二年(743年)交河郡市估案记录,当时安西都护府治所交河城的市场出售粮食、洋葱及锅碗瓢盆等日用品,还有数量巨 大的突厥马、波斯骆驼等牲口交易。绢帛行中出售产自四川、河南等地的丝绢。据此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当地商贸的发展中央政府对当地实行了有效管辖唐蕃和亲促进了当地的繁荣边疆与内地的经济交流密切A.B.C.D.12.隋唐时期,医药学成就斐然。下列著作中,产生于该时期的是黄帝内经千金方B.唐本草C.本草纲目D.13.辽朝开国皇

6、帝耶律阿保机下诏在各地修建孔庙,此后辽朝境内的犷华夷”都共同尊孔子为“大圣人”;西夏开国君主元昊把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翻译为西夏文。辽和西夏的这些做法结束了辽、西夏与宋的并立局面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D Be(D造成了不同民族地区的矛盾激化-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c.(DD.高一历史试卷第3页(共12页)14.下图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图示反映了北宋A.增强尚书台的作用B,分割宰相的权力C.削弱地方军政大权 D.提升军机处职能15.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门第观念日趋淡化16.A.B.D.元史地理志写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说明元朝A.在边疆实行了改土归流 C.激化了阶级和民族矛盾B.实现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D.减少了对内地的赋税征收17.明太祖在皇明祖训中提至“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版,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据此分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57170.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