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3

[db:作者] 文档 2025-01-17 08:03:42 0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3.2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同步练习x》,以下展示关于《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3.2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同步练习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3.2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一、单选题1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DNA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将减毒带状疱疹病毒做成疫苗,接种后能有效的阻止水痘的流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感染者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来自组织液B接种水痘疫苗可能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已接种的儿童及时接种第二剂水痘疫苗是为了防止记忆细胞凋亡和抗体消失D由于带状疱疹病毒不易变异,因此感染过该病毒的个体再次出现水痘的可能性较低2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类免疫缺陷病。下列属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A与艾滋病患者进行视频聊天B输入艾滋病患者的血液C与艾滋病患者打电话D与

2、艾滋病患者握手3通过注射流感疫苗,能防止某些类型的流行性感冒,这是因为流感疫苗中含有()A相应抗体B相应抗原C浆细胞DT细胞4IFN-I是机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干扰素,具有广抗病毒活性,已被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人员对新冠患者的病情与IFN-I的相关性进行了3项独立的研究,结果如下。研究:危重症患者的血清中检测不到或仅有微量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IFN-I。研究:102%的危重症患者体内检测到抗IFN-I的抗体,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该种抗体,血清中检测到IFN-I。研究:35%危重症患者存在IFN-I合成的相关基因缺陷,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下

3、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中102%的危重症患者不能用IFN-I治疗B研究中35%的危重症患者同时还患有自身免疫病C部分危重症患者的生理指标之一是血清中缺乏IFN-ID结果提示测定血清中的IFN-I含量有助于对症治疗新冠患者5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6北京科兴新冠灭活疫苗是目前国内接种率较高的疫苗,需要注射两次,注射后对新冠病毒的预防保护作用达到9125%,目前没有严

4、重不良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接种第二针疫苗能提高机体中抗体和记忆细胞的含量B注射灭活疫苗和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清的原理相同C可通过接种科兴新冠疫苗对感染新冠病毒患者进行治疗D已接受疫苗接种的人进入人群密集场所可以不佩戴口罩7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B感染艾滋病后HIV会迅速增殖,DNA快速复制C随着病毒的复制,B细胞数量持续下降D艾滋病属于过敏反应的一种8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检测出抗体的个体可能检测不到“新冠”核酸片段B检测出“新冠”核酸片段的个体可能检测不到抗体C检测出“新冠”核酸片段的无症状者不

5、具有感染性D核酸检测方法利用了核酸分子杂交和PCR技术9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D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10下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质膜上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B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D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11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引起的。下列与该病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肝细胞表面的某种结构相当于抗原B细胞因子和抗体没有参与攻击肝细胞C在该疾病中所发生的肝损伤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D在该免疫反应的发生过程中,只有体液免疫发挥作用12免疫系统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描述正确的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是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疾病B艾滋病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57186.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