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六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db:作者] 文档 2025-01-30 18:00:17 0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六校联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六校联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六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康德主义是根据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伦理学理论命名的。康德认为,人的行为应该以道德法则为指导,而且这些道德法则应当是普适的。他还认为,为了适用于所有理性生命,任何道德的最高原则本身必须基于理性。康德以一个问题开始了他的研究:“在没有任何条件约束的前提下,什么是永远的善?”许多东西,像智慧和勇气,可以是善,但也可以以一种对人有害的方式被运用。康德的结论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条件约束的前提下,唯一可以被称为善的东西是“善良意志”。拥有善良意

2、志的人往往会做善事,但“产生有益的结果”并不是使得善良意志是善的原因。善良意志本身就是善。即使一个人为了做善事而付出的努力落空了,甚至造成了伤害,其努力背后的善良意志仍然是善的。由于善良意志是唯一的具有普适性的善,理性的真正作用便是培养一种本身即是善的意志。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在“我们想做的事”和“我们应该做的事”之间犹豫不决的经历。根据康德的理论,“我们想做的事”是不重要的。我们所关注的应该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我们对于“应该”的观念被称作“责任心”。当一个具有责任心的人出于对某种道德规则的尊重,而以某种方式行事时,他会觉得他是不得不这样做的。那么,我们的意志应该基于道德规则的概念。行为的道

3、德价值取决于其潜在的道德规则。因此,我们要能确定我们的行为是否基于某种适当的道德规则,这是至关重要的。命令是理性支配意志的一种方式。命令有两种:假言命令和绝对命令。假言命令是形式上的条件规则。绝对命令是无条件规则:无论情况如何,该规则始终适用。对于康德来说,只有绝对命令才能成为道德规则。规则功利主义主张实行那些如果人人遵循它就可使各群体得到幸福最大化的道德规则。它和康德主义都是基于规则的,并且这两种理论所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部分的重叠。然而,这两种理论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得出道德规则的。规则功利主义选择遵守道德规则,是因为它的普遍采用会使幸福得到最大化增长。康德主义者遵守道德规则,则是因为它和绝对

4、命令是一致的:所有人都被当作目的来对待,而不仅仅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手段。换言之,规则功利主义看重行为的结果,而康德主义者则看重行为的动机正义结果论看起来有点像规则功利主义,也有点像康德主义伦理学,但又不同于它们。规则功利主义希望将好处最大化,但是并不会考虑正义。"正义结果论不会要求“通常不可知的好处”的最大化,并且也不会仅仅因为其能产生好的结果,就认可不公正的政策。康德主义要求我们按照那些可以作为普遍规律的准则来行动。但是康德主义不允许有例外。在伦理学上,我们关心的是权利、义务和行为的后果。正义结果论是义务论和结果论的混合系统。如果权利和义务是不平等的,或者会带来严重的伤害,那么它们将

5、会面临挑战,但通常它们都会作为规范的指导而被合理采用。在考量结果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所有人都认同的价值观,因为我们想要建立的是我们可以公开公正倡导的政策。每个人在相似的情况下都被要求去遵守它。在这些普世价值观中,至少包括幸福、生活、能力、安全、知识、自由、机会和资源。要注意,这些核心价值是任何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想拥有的。在正义结果论的伦理决策的过程中,第一步是在需要被考虑的情形下,考量一系列针对行为的政策。第二步是考虑与每个政策相关的义务、权利和后果。第三步是判断该政策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公共政策被公平地倡导,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应该被要求在相似的情况下做出相似的行为。一些政策可能很容易被接受,一些

6、可能很容易遭到反对,还有一些有可能会处于争论当中,因为人们可能会对相关的价值进行不同的权衡,或者会对真实的结果产生分歧。总体来说,权利和义务在正义结果论的伦理决策过程中,有着一看就很明显的地位,且通常来说无法被轻易推翻,但如果遵循某些权利与义务的结果相当糟糕,那么只要这种例外能够成为一种可被接受的公共政策,推翻这些权利与义务就是可以被接受的。在有争议的案例中,会存在合理的分歧。正义结果论并不要求在每个问题上都达成完全一致。要注意到,我们在普通的非伦理决策中也同样存在争议。但对于正义结果论来说,它确实能在我们想要“确定争议在哪里和为什么发生”时引导我们,使进一步的讨论与解决成为可能。(摘编自迈克尔J奎因信息时代的伦理学,熊璋、荣文戈译)1.下列对康德及其伦理主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康德认为,理性使道德具有最大的普适性,理性的道德可以正确指导人的行为。B.康德认为,不同于智慧和勇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58049.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