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2025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db:作者] 文档 2025-04-04 22:03:02 0

《2025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二模 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2025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二模 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东北三省三校二模参考答案东北三省三校二模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D C A A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D C A C 二、非选择题 17.(1)立足教育平等化;持续时间长,过程阶段化;空间范围广;与政治运动相结合。(五取三,6分)(2)新民主主义的平民教育提高工农觉悟和文化水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定程度推动社会改良和救国强国;成为党派政治斗争的工具。(6分)18.(1)拥护红军;拥护苏维埃政权;争取自身利益;支持革命。(7分)(2)土地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共产党代表的

2、人民群众和国民党代表的反动派之间的阶级矛盾,儿童团的兴起和发展直接针对封建势力和反革命势力进行阶级斗争;(4 分)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党领导的儿童团运动主要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4分)19.(1)一手史料(实物史料)(1 分);有助于了解 13 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有助于研究当时英国的手工业,有助于了解当时的艺术与审美观念,有助于了解当时的宗教文化。(6分,任答三点即可)(7分)(2)搜集其他形式的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提取可信度较高的史料相互印证。(6分)20.评分参考:等级 要求 1 档:0-5 分 论题不符合要求且论述完全不合理,或在论题、

3、论述中出现不当言论 0 分。论题基本符合要求,无正确论述 2 分。论题不符合要求,有一定合理论述 2 分。论题符合要求,空泛论述无史实依据或是史实运用错误 4 分。论题符合要求,空泛论述没有给出明确具体史实但逻辑合理 5分。2 档:6-8 分 论题符合要求,能够运用 1 个正确史实进行基本论述,逻辑性不强 6 分。论题符合要求,论述有基本史实,但论述不深刻 6 分。论题符合要求,能够运用 1个史实进行流畅论述,有一定逻辑性 8分。论题符合要求不常见 于一般认识,但史实运用和论述较为合理能够自我支撑,鼓励创新 8分。3 档:9-12 分 论题符合要求,能够较为合理运用 2 个史实进行论述逻辑较为

4、合理 9-10分。论题符合要求,能够运用 2 个及以上的史实进行流畅论述,行文逻辑合理 11-12分。满分要求:全文不能有知识性史实错误,关键史实、名词或关键论述不能有错别字。如有错别字酌情扣 1-2 分。全文如存在字迹非常潦草,存在大量涂改、病句等情况在基础档位上酌情扣 1-2分。示例一:论题:两次波动的间隔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论述:根据我国学者研究,主要朝代如西汉、东汉、唐、北宋、明、清社会波动的间隔时间在 200 年上下,平均间隔期约为 210 年。也就是说,中国封建社会在一般情况下每隔 200 年左右就会发生大规模社会波动和王朝更替。之所以存在这一时间规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新王朝建

5、立之后,要经过约 200 年左右的时间,人口与物质资料生产的矛盾才发展到足以引起社会大波动的地步。但是,常常有一些其他因素打破这一规律性,使一些王朝的波动间期不同。一是封建统治者极其荒淫无道,赋役苛重,使农民起义提早发生。秦、隋二朝就属此类。二是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加快了社会波动的发生。宋、元二朝就属此类。此外,天灾、疾疫等也会加速波动的爆发。从主要社会波动的周期看,每次波动时间长短不一,无明显规律。但是没两次波动的间隔时间一般在 200 年左右,)这与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王朝更迭有关外,其他的特殊因素也会影响波动的改变。示例二:论题:中国封建经济周期性波动有其必然原因。论述:第

6、一,自然灾害的周期性发生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古人早就认识到这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周期性,并认为这种周期性与天象的运行有关。司马迁说:“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由于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很低,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就会出现大批人口死亡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倒退。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周期是构成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原因。第二,周期性的土地兼并和农民战争。中国地主制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一般来讲,在王朝初期,由于农民战争和人口的减少,土地相对丰裕,可以实行土地的再分配,造成大批自耕农。为了维护这种自耕体制,封建统治者不允许土地买卖。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这种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总是被打破,土地买卖是必然的趋势。只要存在土地买卖制度,就必然发生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往往造成大批无地农民,而由于人口相对于土地的绝对过剩,这些无地农民连成为佃农的可能性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无地农民只有背井离乡成为流民。当这种流民大量出现并逐渐会合在一起时,农民战争就爆发了。通过农民战争,土地实现了再分配,自耕农体制得以重建,但与此同时,这种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7157.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