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2025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上学期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历史试题含解析

[db:作者] 文档 2025-04-07 20:06:43 0

《2025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上学期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历史试题 含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2025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上学期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历史试题 含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临汾市2025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考古发现,在距今约4300年3900年黄河流域的某一墓葬中,发现了各种质地的礼器。墓葬东壁上挂了

2、一个公猪的下颌骨,两侧各陈设3把玉石钺兵器。墓主头端展示“宴飨场景,左侧展示“炊事”场景,右侧是日常用品的陈设。墓葬陈设的摆放反映了当时(   )A. 具备了国家成熟形态B. 仍处在母系氏族社会C. 已经初步形成了礼制D. 已步入早期阶级社会【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距今约 4300 - 3900 年(中国黄河流域),据材料 “在某一墓葬中发现各种质地的礼器,东壁挂公猪下颌骨,两侧各设 3 把玉石钺兵器,墓主头端展示宴飨场景,左侧展示炊事场景,右侧是日常用品的陈设” 和所学知识可知,墓葬中有礼器且有特定场景陈设,反映出当时已经初步形成了礼制,

3、C 项正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仅从墓葬陈设不能得出具备国家成熟形态,国家成熟形态需具备多种要素,该项证据不足,排除 A 项;据材料中墓葬陈设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已不是母系氏族社会,排除 B 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仅墓葬陈设无法确凿表明已步入早期阶级社会,排除 D 项,故选 C 项。2. 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六年在皇宫内设立了翰林学士院,选任擅长文学的亲信充任翰林学士,不计官阶品秩,主要负责起草军国大事的诏制,并承担起了参与决策机务的工作,至此政事堂工作重心倾向分理行政。唐中央决策机制的调整(   )A. 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B. 确保了决策的准确性C 保障了国家政局稳定D.

4、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唐玄宗时期,翰林学士多为有才能的皇帝亲信,他们负责起草军国大事诏制,参与决策机务工作,分理行政,这有利于皇帝旨意的下达与执行,提高行政办事效率,A项正确;“确保了决策的准确性”“保障了国家政局稳定”两种说法都过于绝对,排除BC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而言,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3. 金朝进士以“学识”和“仕宦”作为确定进士身份的核心因素。他们通过国家最高级别辞赋、经义、策论科考试,进而获得由金政权赋予的入仕资格,凭借文化价值和行政能力与政

5、权合作。由此可知(   )A. 女真建立的金朝全面汉化B. 此举推进了金朝的封建化C. 金与宋政权之间交流密切D. 金朝采纳了汉族政权模式【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金朝进士通过国家最高级别辞赋、经义、策论科考试获得入仕资格,这些考试内容多与汉族的儒家文化相关。进士凭借文化价值和行政能力与政权合作,说明金朝政权在选拔人才和治理国家方面借鉴了汉族封建王朝的一些做法。这种对汉族文化和人才选拔制度的吸收,有利于金朝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向封建化方向发展,推进了金朝的封建化进程,B项正确;题干仅

6、表明金朝进士以 “学识” 和 “仕宦” 为确定身份的核心因素,通过考试获取入仕资格,体现了对文化和行政能力的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女真建立的金朝全面汉化。“全面汉化” 意味着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完全与汉族相同,而材料中没有足够信息表明金朝在其他方面的汉化情况,所以不能得出全面汉化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主要围绕金朝自身的进士选拔和人才任用情况展开,没有提及金与宋政权之间的交流,无法从材料中得出金与宋政权之间交流密切的结论,排除C项;虽然金朝在进士选拔方面借鉴了汉族政权的一些做法,但不能简单地说金朝采纳了汉族政权模式。汉族政权模式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材料仅涉及到进士选拔这一个方面,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金朝采纳了整个汉族政权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4. 明朝建立之初,实行恤商的新法,将税率降为三十分之一,下诏令官府采购应照时价公平给付,商人可以贩粮到边境,领盐引回内地取盐。山(西)陕(西)、江淮等地商人纷纷奔走于各边镇。明朝恤商政策的实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7560.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