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太原市2024-2025学年上期高三年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db:作者] 文档 2025-01-20 20:06:03 0

《太原市2024-2025学年上期高三年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含答案).pdf》,以下展示关于《太原市2024-2025学年上期高三年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含答案).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学业诊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学业诊断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题号12345678答案CBCCDADB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ABADDB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16.(18 分)(1)透明度与温跃层深度呈正相关。(2 分)湖水透明度变化情况为 9 月8 月6 月,读图发现温跃层深度 9 月8 月6 月。(2 分)透明度高

2、的水体光照更容易穿透至较深层,使温跃层的加深。(2 分)(2)夏季湖水温度有明显的上热下冷(正温层)现象,表层温度高,底层温度低。(2分)冬季湖面结冰,湖水表层温度低于下层温度,湖水温度出现上冷下热(逆温层)现象。(2 分)(3)温跃层厚度月月逐渐变厚,月月逐渐变薄。(2 分)青海湖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6-8 月正值夏季,青海湖表层升温快,下层温度较低,上下层湖水温度差异增大,(2 分)而且夏季风力较小,湖水上下扰动较小,温跃层逐渐变厚;(2 分)9月份气温开始降低,日照时间缩短,湖水表层水温下降,上下层湖水温度差异减小,温跃层变薄甚至消失。(2 分)17.(10 分)(1)暴雨洪涝和干旱

3、等气象因素引起的水位变化;(2 分)人为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2 分)(2)(6 分)评分标准:作答水平表现样例一级水平(0-2 分)只有观点,但没有阐明理由或者逻辑混乱。赞同/质疑。淹没时间会影响沉积物的多少,淹没时间影响沉积作用。二级水平(3-4 分)有观点,能简要描述淹没时间或停留时间对沉积物的影响。赞同/质疑。淹没时间和停留时间分别指示了波浪侵蚀和沉积物堆积的程度。三级水平(5-6 分)有观点,能描述淹没时间和停留时间分别对沉积物的影响。并具体分析消落带不同部位(顶部、中部和底部)沉积物分布情况及其原因。淹没时间和停留时间分别指示了波浪侵蚀和沉积物堆积的程度。(赞同)消落带顶

4、部(165-175 m)侵蚀弱,沉积物少。消落带底部(145-155 m)淹没时间长,水位变化大,导致强烈冲刷和侵蚀,沉积物难以积累。在侵蚀程度相似的情况下,消落带高程 155-160m 的水位停留时间最短,而 160-165 m 的停留时间明显更长,表明该高程处沉积物堆积时间更长,成为主要沉积区。(质疑)消落带的沉积物在极端暴雨等天气情况下,在其它高程范围内也可能成为沉积物的集中分布区。例如:在 165-170 米处,尽管淹没时间短于 160-165 米处,侵蚀作用较弱,但停留时间较长,导致沉积作用较强。在极端天气如暴雨洪涝时,波浪作用力大,可能会有大量悬浮物和上坡面沉积物在此沉积。(言之有

5、理可酌情给分。)18.(18 分)(1)以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2 分)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冰川广布。(2分)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山区降水较多。(2 分)(2)6 年来断面发生了较大变化:西侧河道河流变浅,以淤积为主;(2 分)东侧河道河流变深,宽度扩大,以冲刷为主;(2 分)卵石面高度变高,宽度缩小。(2 分)(3)东侧河道中的水量增大,(2 分)1999 年,东、西侧河道基本上比较均衡,至 2005年,东侧河道拓宽近百米,河道横断面的最低点降低 1 m 多,(2 分)东侧支流发展成为主要支流,水量增大。(2 分)19.(9 分)实验用材:量尺(2 分)、手表(2 分);旗杆纬度计算方法:用反三角函数求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H,根据正午太阳高角的计算公式,计算旗杆纬度90H。(2 分)旗杆经度计算方法:旗杆经度 120E+(12-T)4 分/1;(3 分)或旗杆经度 120E-(T-12)4 分/1;注:主观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57487.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