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含解析

[db:作者] 文档 2025-04-02 20:10:22 0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物 含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物 含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考生须知:1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1. 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中和”战略,努力实现CO2,相对“零排放”。下列措施不能减少CO2排放的是( )A. 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B. 减少煤炭等火力发电C.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D. 乘坐公交等绿色出行【

2、答案】C【解析】【分析】为实现碳中和,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 减少煤炭等火力发电、 乘坐公交等绿色出行等方式减少CO2的排放,同时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措施增加CO2的吸收。【详解】AB、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煤炭等火力发电,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减少CO2的排放,AB错误;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因大量砍伐木材,导致CO2的吸收量减少,排放量增加,C正确;D、乘坐公交等绿色出行,可节约资源,减少CO2的排放,D错误。故选C。2. 无机盐对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缺铁会直接引起( )A. 血红蛋白含量降低B. 肌肉抽搐C. 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D. 甲状腺肿大【答案】A【解析】【

3、分析】部分无机盐离子具体功能:(1)I-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缺乏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成年人患地方性甲状腺肿;(2)Fe2+是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组成成分,缺乏时患贫血;(3)Ca2+:血钙过低时,会出现抽搐现象;血钙过高时,会患肌无力;(4)Mg2+是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缺乏时叶片变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详解】A、Fe2+是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组成成分,缺铁会直接血红蛋白含量降低,A正确;B、血钙过低时,会出现抽搐现象,B错误;C、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与Na细胞外浓度低有关,C错误;D、I-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缺乏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成年人患地方性甲状腺肿,D错误。故选A。3. 人体

4、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下列物质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 )A. Ca2+B. 淀粉C. 葡萄糖D. 氨基酸【答案】B【解析】【分析】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详解】A、Ca2+是小肠吸收的无机盐离子,可以存在于内环境,

5、A错误;BC、人体不能直接吸收淀粉,需水解为葡萄糖后吸收,所以淀粉不存在于内环境中,葡萄糖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正确,C错误;D、氨基酸是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B。4.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物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的是( )A. O2进入红细胞B. 组织细胞排出CO2C. 浆细胞分泌抗体D. 神经细胞内K+顺浓度梯度外流【答案】C【解析】【分析】1、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也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2、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详解】A、O2进入红细胞属于

6、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A错误;B、组织细胞排出CO2 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C、浆细胞分泌抗体属于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D、神经细胞内K+顺浓度梯度外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C。5. 调查发现,中国男性群体的红绿色盲率接近7%,女性群体约为0.5%。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传给女儿,不传给儿子。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是( )A.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C. 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伴X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详解】题干中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传给女儿,不传给儿子以及男女患病比例差异较大,男性患病多于女性患者,符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66993.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